
同学再留言板上写下对特校孩子的祝福 陈淑怡摄

广东医学院大学生生命文化教育实践基地揭牌仪式全体大合影 周钦儒摄

广东医学院第一临床医学院院长苏汝好发表讲话 周钦儒摄

忙碌的志愿者们为一个有一个特校孩子测量血压 陈朗摄

特校校长黄岱从志愿者手中接过捐赠箱 周钦儒摄

特校爱心义诊活动井然有序地进行着 陈朗摄

青协干部已做好募捐活动的准备工作 陈淑怡摄
湛江新闻网讯: 湛江市特殊学校是湛江市唯一一所集听力障碍、视力障碍、智力障碍儿童的特殊教育学校。为了促进残疾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广东医学院第一临床医学院于1999年组建特殊学校志愿服务队。十五年,我们陪伴着他们走过磕磕绊绊的人生路;十五年,我们看着一张张脸庞从稚嫩无助蜕变成自信与成熟。今年是志愿服务队服务特校的第十六个年头,跟随冬日匆匆的脚步,青年志愿者协会继续携手特校学子,以特校爱心系列活动做牵引,让爱延续,开启新旅程。
爱心无止境 助残见真情
11月18日,了解到特校孩子缺乏必需的生活用品,特校服务队特此开展了以“爱心无止境,助残见真情”为主题的募捐活动,唱响了特校爱心系列活动的第一曲。此次活动包括一元公益、现场认捐、物品捐赠三个部分。“他们,是一群纯真的孩子;他们也有着常人的梦想。但不幸,缺陷阻挡了特校学生前进的脚步……希望各位同学能献出自己的爱心,用爱助他们的梦想起飞。”为呼吁大家爱心参与到此次募捐活动,青协干部一遍一遍动情地朗读着动员短文。
“爱的赠言”展板上更是凝聚了广东医学子对特校孩子满满的关心和爱。“如果可以,希望可以陪你们更久。”“你们和别人没有什么不同,一样有权利追逐梦想。”“愿你们每天如阳光般灿烂!”……虽是一份极其简单的礼物,但是孩子们定能感受到来自哥哥姐姐的爱,感受来自各位志愿者的期待和感动,相信这份礼物会让他们拥有更多的正能量,更加积极乐观地面对生命的不幸。
传播生命文化 传承志愿火炬
11月23日9时,伴随着明媚阳光和激扬歌声,广东医学院大学生生命文化教育实践基地揭牌仪式暨特殊教育学校志愿者服务队十六周纪念活动正式开始。“感恩的心,感谢有你,伴我一生,让我有勇气做我自己……”特校孩子与志愿者精彩的手语表演掀开了活动的篇章。花开花落,感恩相随。这和谐、温暖的画面深深刻印在场每一位志愿者脑海里。一个优秀的集体离不开优秀个体,湛江市特殊教育学校团委老师李莹莹宣读了2013-2014年度特校服务队优秀志愿者名单并进行表彰。“与特校的孩子相处了一年,内心最真实的感受就是,如果可以,希望为他们做更多,希望以我的微薄之力让更多的人去关注他们!”其中一位优秀志愿者代表陈棱渤如是说。随后,特殊教育学校校长黄岱、湛江市青年摄影家协会主席李卫军、广东医学院第一临床医学院院长苏汝好与第一临床学院团委书记何锦霞上台共同为“广东医学院大学生生命文化教育实践基地”揭牌。
揭牌后,特校黄校长从志愿者代表手中接过沉甸甸的凝聚着广东医爱心的捐赠物品,并且感激地说道:“在特校教育的路上,我们也并不孤独,因为我们有社会的理解和关注,有各方的关爱和援助,更重要的是因为大家心中有爱!”
“创立大学生生命文化教育实践基地是我校从理论到实践的探索。”广东医学院第一临床医学院院长苏汝好在最后说道:“希望通过此平台真正让大学生懂得生命是一种恩赐,要学会感激,生命是一种美丽,要学会欣赏。”
传播生命文化,传承志愿火炬。让生命文化在实践中体现,让奉献精神在志愿中传承。
携手健康义诊 爱心呵护生命
揭牌仪式结束后,特校爱心系列活动之义诊活动紧锣密鼓地开始了。可爱单纯的小朋友兴奋比划着,不时发出“啊,啊,啊”的声音,示意让志愿者帮忙测量自己的身高、体重等。虽然孩子们不能响亮地说出自己的想法,但志愿者们仍能感受到孩子们这天的兴奋和热情。现场不乏认真、忙碌的橙色志愿者身影。一位志愿者用温暖的大手牵着视障小朋友的小手,小心翼翼地迈着步伐,一路陪着小朋友做完检查。“谢谢,姐姐!”虽是一句简单而平凡的话语,但其中所包含的感恩力量足以成为我们热情不退的根源。为义诊忙碌着的不仅仅是志愿者们,还有来自附属医院社会工作部的医生们。在孩子们看来,穿着白大褂的医生们就像一位位温柔慈祥的天使,带给他们健康和关爱。
携手健康义诊,爱心呵护生命。看着孩子们脸上灿烂的笑容,满溢喜悦与幸福,或许这就是对他们来说最珍贵的礼物。感谢附属医院社会工作部的辛勤付出,让关爱之情弥漫校园;感谢志愿者们的无私奉献,让义诊活动顺利进行。
十六年如一日,特校志愿者服务队的心扎根在特校孩子们的身上;十六年如一日,志愿者们对特校的服务和关爱从未间断;十六年如一日,特校孩子与志愿者依旧心与心紧系,手与手紧牵。广东医学院特校志愿者服务队将继续装着爱心,带着激情,秉持着“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给更多的特校孩子捎去问候,带去关心,送去鼓励,让爱作伴开启新旅程,共同为他们撑起一片广阔天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