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城市之变》摄影展观展交通示意图。 美编 郑莹 制作
6日上午,本报编辑部专门召开会议,学习市委书记刘小华观看《城市之变》摄影展时的讲话精神,研究完善摄影展的措施。会议决定进一步明确摄影展主题,围绕“城市之变”的中心主题,再明确划分为“城市之变”、“创卫之路”、“生态之美”、“工业之光”四大小主题。对照片重新分类布展,使得中心主题“城市之变”更突显“变”在哪里,让市民观看摄影展时对湛江近年来的发展变化有更深刻的感触。同时,马上搜集城市旧照片,与反映城市新貌的照片形成对比,并对图片进行补充说明。目前,摄影展有关完善工作正在加紧进行中。
本报联合市博物馆举办的《城市之变》摄影展自11月30日开展以来,展出近百张摄影作品,接待上千人次参观。市公安消防局组织了霞山、赤坎两地消防官兵观看摄影展。该展还将进社区、上网站展出。摄影展自开展以来,前往参观的市民人数不断攀升,不仅有老湛江前往寻找老港城的记忆,感受城市之变,更有不少“80后”、“90后”也慕名前往参观。连续7天的摄影展获得市民纷纷点赞。为响应市民要求,本报决定将摄影展延期10天(至本月17日)。
“湛江有没有一个最能代表港城特色的经典?能让外地朋友最快了解港城?”两天前,72岁的陈伯一直苦苦思索着这个问题,多年未见的老战友从安徽赶来探望他,由于行程短,怎样当好导游,让朋友最快了解港城,让他很着急。而在朋友介绍下,他带老战友到了广州湾法国公使署旧址观看《城市之变》摄影展。城市蜕变的瞬间,一栋栋挺拔的高楼、整洁的街道、风光优美的公园,展示着港城的日新月异。短短的一个下午,陈伯与战友漫步摄影展,不仅重温了战友情,更感受了湛江的城市之美和风土人情。
大三学生小郑是一名摄影迷,从清远到湛江读书后,他迷上了拍湛江风景,参观完摄影展后,他表示受益匪浅,不仅领略了湛江的蜕变之美,更学到了不少摄影技巧。
链接>>>
摄影展免门票
观展贴士:免门票进场,市民可在工作人员指导下自由参观。
交通:摄影展在广州湾法国公使署旧址举行,该建筑位于霞山海滨大道南与延安路交叉处,临近海滨公园、时代广场、霞山分站等公交站。市民可乘坐1路、 2k大站快线、2路、9路、12路、21路、30路、908路、14路、21路等公交车到达站点后,步行前往观展。驾车前往参观的市民可将车辆停放在时代广场内,临近的延安路两侧也有大量停车位。
天气:湛江未来一周天气依然以阴冷天气为主,阴天及小雨天气持续不变,白天气温预计在17℃—21℃之间。建议前往参观的市民注意防寒保暖,记得携带雨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