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陈祥庄并不是一个专业的渔船维修师傅,所以很多时候他都是从外面请师傅过来帮着渔民维修。
这个“渔船驿站”没有厂棚,没有传统修理厂所具备的齐全设施,也没有专业的维修人员,很多时候都是渔民自助维修或者请师傅前来维修,最引人注目的设施就是一条火车轨道一样的输送通道连接着两堵间隔5米、高半米、长约60米的维修墙,无遮无挡。如果不是有几艘渔船停在维修墙上正在维修,还真看不出是一个渔船维修点。虽说这个简陋的“渔船驿站”不起眼,它可是冬松岛399艘渔船的保障所维修点,是渔民们赖以生存的后勤保障。
陈祥庄告诉记者,维修点创办起来后,很快就吸引了冬松岛和附近渔船前来维修,有时一些途径这里的雷州、霞山籍的渔船也会就地解决突然出现的故障问题。“渔船驿站”的创办不光让冬松岛上的渔船有了保障,附近周边地区的渔船享受到了便利。
如今,陈祥庄的“渔船驿站”已远近闻名,他也不再出海捕鱼。“我要把这里变成渔船的家。”陈祥庄望着港湾里停泊的渔船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