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湛江云媒账号

让孩子感受生命意义

2015-04-04 16:31 来源:湛江晚报 作者:陈凯杰

    已有2500多年历史的清明节,历来也是对青少年进行“和谐”和“孝道”教育的好时机。今年清明小长假共三天,不少家庭借清明扫墓之机,带孩子郊游踏青。有教育工作者表示,对孩子来说,这是加深对“清明节”文化内涵的理解和一次接触自然、与大自然为友的活动。

    相约先扫墓后踏青

    登山、野餐、农家乐……这些看起来似乎和清明节毫无关系的活动近年来却成为许多市民清明小长假的主题,以往单纯为祭奠而出行的清明节今年更像是一场合家团聚的家庭聚会。

    记者了解到,不少家庭今年都有清明先祭祀后踏青的计划。市民梁先生一家和妹妹一家今年准备先去狮子岭公墓祭拜母亲,然后两家人一起到森林公园踏青。“我和妹妹平时都忙、也不常见,扫墓过后我们两家准备去踏青聚会,相信逝去的母亲在天堂看到我们幸福快乐的情景一定也会感到欣慰。”

    读初二的学生小张清明当天跟父亲回茂名老家扫墓,与他们一同回乡祭扫的还有在廉江的姑姑一家。小张的父亲告诉记者,这几年,生活好过了,两家人各自驾车回老家,拜祭完先人后顺便和家乡的亲友聚一聚。平时同姓本家凑齐很不容易,到了清明祭祀时,大家便聚到一起,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回乡扫墓也为家族聚会提供了一次机会。

    让孩子感受生命意义

    湛江二中港城中学的高凌雁老师认为,清明节对素重孝道、亲情的国人来说,其背后蕴含着无尽的亲情,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清明节的核心是缅怀历史、感恩先贤,扫墓祭奠是一种约定俗成的形式,其实质是对先辈精神的传承。通过清明节的“孝道教育”,使孩子们明白“成孝教、厚人伦、善教化、移风俗”的道理。让孩子们懂得,惟其如此,一个安宁、和平、充满爱心的世界才可能出现在我们身边,从而把清明春游的文化内涵提高到道德伦理、教养教化、移风易俗和美化社会的层面上来,让孩子在潜移默化中感受生命的意义。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湛图片

  • 激动!自豪!众多“湛将”现场见证全运会开幕式
  • 人民日报官微发布《全运会图鉴》 “跳水之乡”湛江靓爆镜
  • 盛会启幕,体育之光耀湾区
  • 墨韵传馨
  • 聚焦吴川特色水果产业培育 助农增收
  • 活力满港城 激情迎盛会
    热点新闻排行
  • 月点击
  • 周点击
  • 日点击
  •   
数字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