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湛江市最年轻的农业产业之一——长山茶,今年又迎来了春茶大丰收。人们望着满山迅速发展起来的一畦一畦碧绿茶园,聆听着茶山上传来茶农的欢快笑声,不禁发问:作为“扶贫产业”的长山茶为何能快速崛起,一路春风,成为撬动全镇发展带动山区农民致富的支柱产业呢?
昔日荒山野山 如今金山银山
长山镇崛起一幢幢农民“茶楼”。记者 赖寒霜 摄
馒头似的山头,碧绿的茶园,长山镇李屋村民正在赶摘春茶,尽管艳阳高照,农民还是赶在中午前把一筐筐含着晨露的茶青送到镇墟上的各家茶厂,茶厂以10多元1斤收购春茶,茶农赚得笑不拢嘴。村民李大民种茶4亩多,当天是最后一批春茶送来,他笑眯眯地说,春茶价高开好头,3亩茶收摘春茶3000多斤,三四万元到手了,接着还有夏茶、秋茶、冬茶,一年采茶五六批,虽然比不上春茶好价,但一年一亩赚个两万块没问题!
记者直奔偏远的瓦瑶排村,那里是“地无三尺平”的山区,以前都是崎岖难走的山路,如今一条崭新的水泥路直通山上茶园。副镇长揭峰对记者说,这里的茶农富起来后自己掏钱修路,贫穷的山区有了茶园,一切都在改变。
瓦瑶排村民也在赶收春茶,引来了一些观光游客,茶农张我得一边采茶一边介绍说,以前这里都是荒山野山,农民种的木材都运不出去,穷得叮当响。2002年湛江市委固本强基队进驻后,开始推动全镇茶业发展,无偿提供金萱等优质茶种苗,还给补贴款,并牵线让农民与公司结对成为“公司+农户”模式,长山茶业从此兴起。张我得刚开始种了五六亩茶树,目前发展到180多亩,一年收入超200万元,成为当地响当当的种植户。
他环指着山头说,你们看,现在周围的盎村、瑞坡村的农民都抢着种茶,满山都是茶园了,荒山变成农民赚钱的金山银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