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陈荣办起沙画艺术中心开展创业。记者 张锋锋 摄
案例二:政策支持 大学生创业半年找到自信
小凌2004年从广东工业大学毕业后选择回湛江发展。
2014年12月,小凌和他的几个朋友进行工商登记,建立自己的文化公司,公司业务主要有广告设计、广告摄影、文案策划、微电影营销等等。就这样,小凌和几名90后的大学生抱团当老板,追逐创业梦。
万事起头难,公司成立之初所有的事都是小凌他们自己来做。为了解决资金问题,大家轮流出去跑业务。他们的第一单业务,是为一家连锁洗衣店做企业形象设计。创业至今已经半年多,小凌公司的业务开始稳定,解决了公司的经营成本问题,也有了自信。
大学生陈荣办起沙画艺术中心开展创业。记者 张锋锋 摄
措施:创新措施 助推大学生创业
市工商局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促进大学生创业就业的工作部署,发挥工商职能,采取多项措施全力支持大学生创业创新。
取消了经营场所限制,明确“支持大学生使用住宅作为高新技术产业、文化创意、软件设计、动漫游戏、股权投资、电子商务等企业的住所(经营场所)”、“允许在创业孵化基地内设立的大学生企业,不受面积、数量限制,由孵化基地服务企业出具能区分不同企业的场地证明即可办理营业执照”、“允许在创业孵化基地以外设立的大学生企业,凭居委会(村民委员会)以上政府机构出具场地使用证明,同一地址可作为多家企业的住所(经营场所)”等三项住所登记放宽政策,进一步降低大学生创业门槛。截止目前,在湛江市创业孵化示范基地和湛江市青年大学生电子商务创业就业孵化基地共审核登记了76户大学生创业市场主体。
取消了登记费用征收,全面落实国家和政府的各项优惠政策,对创业大学生注册登记企业、个体工商户实行全额免费登记注册,进一步减少创业成本。
在全市各级工商登记注册窗口设置学生企业“绿色通道”,安排专人负责大学生创业注册登记事项;设立“大学生创业咨询台”,开通大学生创业咨询热线电话,为大学生创业提供法规政策咨询;对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开展上门服务,实施行政指导;大学生申请办理企业登记的,可通过电话预约时间办理;建立大学生创业联络员制度,指定人员定期走访,跟踪服务,帮助大学毕业生解决创业中遇到的问题。
截至2015年5月底,全市共登记大学生创业市场主体490户,大学生股东771人。其中2015年1—5月,全市新增大学生创业市场主体136户,大学生股东251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