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三岛万亩辽阔的草甸湿地上,清水盈盈。记者 郎树臣 摄
【痛的觉醒】
然而,南三岛的现在,却是一番痛彻之后的领悟。
曾经,贫贱的南三土养活不了南三人;也曾经,漫天的黄沙,遮天蔽日,折磨着他们在死亡的边缘挣扎。穷则思变。南三人抱着人定胜天的思想,决心战胜灾害,摆脱贫困,斩断穷根,追求美好的生活。历时5年,十岛连围,他们用双肩挑出了一个46公里的海滨,写就当时世界史上最伟大的人工连岛奇迹。
连岛,再造林。在东部海滩,南三人用一桶桶挑来的淡水,淋浇木麻黄树苗。数年后,百里木麻黄,像一道绿色长城,挡住了海潮,抵御了风沙,使得人人安乐,也抒写了生生不息的南三人精神。
但不知从何时起,岛上涛声依旧,松涛却难再听到。
1996年,社会经济发展热潮席卷南三岛,岛内养虾一时兴盛。正是这一年,一场超强台风,摧毁了岛上超过6成的木麻黄。没有保护,亦不修复,却是争相砍树建房、私挖乱造虾塘、无度盗采矿产资源。
海岛生态环境的脆弱性和人们无休止的掠夺,使得南三人曾引以为傲的防护林逐渐减少、消失,海岛地形地貌发生改变,海水受到污染,海岸线严重侵蚀……换来的代价就是,毁林养虾的村,每当涨潮,就成了“海中村”。
南三岛遭遇的环境破坏问题,令各界有识之士痛心疾首。幸运的是,领受到生态破坏所带来危害的村庄和村民纷纷觉醒。“退塘还林”,逐渐成为共识。
2013年11月,南三岛滨海旅游示范区管委会成立后,全力实施“旅游兴岛,生态建岛,和谐稳岛”的发展战略,把生态环境保护和发展放在了重要战略地位。把科学植树、科学育林与发展南三岛的旅游项目结合起来,千方百计引进与造林绿化有关的项目。
湛江市生态公益林项目已落户南三林场;一个集苗圃推广和园艺观赏于一身的公园正在筹建;以靖海宫至林场十多公里长的绿色旅游观光林带也已动工……
一项项生态保护举措,就是一个个的“美丽海岛”梦。东部沿海防护林,200米内划为国家生态红线范围;4万亩生态公益林,进行园林式改造;近万亩的光明垉湿地生态园,列为湿地保护区;广州湾中华白海豚栖息区,申请国家保护与培育……
“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碧海蓝天。”这已经不单是南三岛滨海旅游示范区的发展理念,更是全体南三人共同的心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