湛江新闻网讯:徐闻县下桥镇下桥村以开展基层治理工作为契机,把软弱涣散党组织整顿工作作为基层治理的一项重要内容。通过全面细致排查,该村党支部由于服务意识差、服务能力弱、群众意见大,被县委组织部列为今年的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进行整顿,目前各项工作进展良好,成效显著。
领导驻点,提高群众的满意度。为切实抓好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的整顿工作,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姚信敏、县委书记梁权财、县委常委陈光力亲自挂帅。该镇通过召开座谈会、走访调研、征求意见等形式进行摸底调查后,制定了《下桥镇下桥村软弱涣散党组织整顿工作实施方案》,明确整顿目标、措施、时限和责任,有针对性地开展软弱涣散整顿工作,同时建立镇领导驻点普遍直接联系群众制度,由镇长黎文光带领一个团队负责该村党支部指导、联系工作,每周至少1次到村指导工作,确保群众提出的热点难点问题能得到及时解决,提高群众的满意度。
多措并举,提高干部服务意识。该镇结合驻点普遍直接联系群众工作,多措并举,整合资源,针对该村党员干部服务意识差,软弱涣散的问题进行综合整改。一是加强学习。统一思想,提高认识。通过学习,该村“两委”班子认识到整顿软弱涣散党组织的目的和意义重大。二是加强培训。充分利用党建网站、远程教育网络、县检察院预防职务犯罪警示教育基地等资源,通过集中培训、远程教育、现场培训等形式对党员干部进行教育培训,内容上注重针对性,涵盖“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化解信访积案案例分析、观看大型反腐片《黑瞳》等基层治理各方面。通过学习和培训,把该村“两委”班子及广大党员的思想统一起来,力量凝聚起来,纪律严肃起来,服务意识差、服务能力弱等问题得到了很大的改善,现该村“两委”班子工作积极性、主动性、责任心和凝聚力明显增强。
解决问题,构建良好村风民风。群众的矛盾纠纷长期得不到解决,是软弱涣散党组织难以转化的一个重要原因,因此,在整改的过程中,有针对性地解决了影响群众生产生活的突出问题,提升基层党组织在群众心中的公信力。例如下桥村二队土地纠纷问题,该队群众从2013年开始多次到县、市、省有关部门反映35亩集体纠纷问题,县、镇有关部门进行了多次调解,特别是县委书记梁权财带领挂钩单位领导到下桥村调研并亲自接访群众,由县国土局、信访局等部门成立专门的工作领导小组与群众进行沟通,了解到群众的意见是坚决要求退还土地,相关部门正商量下一步的解决措施,目前,该宗土地纠纷得到初步解决。
党组织班子责任意识明显增强,凝聚力不断提升。该村党组织自觉承担起党建工作相关责任人的职责,积极谋党建、思党建、抓党建,主动靠前指挥、亲自推动软弱涣散整顿工作,真正将整顿工作放在心上、落实到行动上;针对存在的问题,商讨对策,提出措施,狠抓落实,思想作风、工作作风明显改善;该村“两委”干部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进一步增强,责任和义务更加明晰,真正做到办事公开、公正、公平,该村“两委”班子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不断提升。
党员队伍先锋模范作用有效发挥,服务意识增强。通过整顿,该村“两委”班子及广大党员的党性意识、宗旨意识、组织意识不断增强,积极参加党组织生活,主动服务群众、服务改革、服务稳定,党员形象焕然一新。整顿前,该村部分“两委”干部及部分党员党性意识不强,把自己混同于一般群众,通过整顿,现在,该村“两委”班子及广大党员“我是标杆,向我看齐”的意识增强了,在产业结构调整、发展畜牧养殖业、带头致富等方面起到积极作用,带领群众奔富裕。
党员干部服务能力明显提升,群众满意度提高。以开展驻点普遍直接联系群众工作为契机,着力解决群众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到目前为止,该村已走访群众659户,走访率达100%,一共为群众解决问题33宗,其中,国土城建6宗、市政交通2宗、农村农业8宗、医疗保险3宗、社会治安1宗、其他13宗;生态文明镇村基础设施建设得到了完善,争取及筹集资金29万元,对陈宅、下洋仔、桥头等自然村绿化,村道硬底化水泥路、垃圾池及路灯等基础设施进行建设及改造,加强卫生整治,积极创建生态文明村,其中下洋仔、黎宅两个自然村被评为市级生态文明村,陈宅自然村被评为县级生态文明村;农业基础设施有所改善,筹备14万元对长埚、后埚、横都及六片田等4个自然村进行农田沟渠清淤工程7公里,打造涵洞21个,更好地提高了沟渠排涝的功能,降低洪涝灾害,提高农田产量,涉及农田面积500多亩,让1000名群众直接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