湛江新闻网讯:徐闻县角尾乡建立乡镇(街道)领导干部驻点普遍直接联系群众制度,紧紧围绕“村村有团队,户户有联系”的目标,坚持“最直接、全覆盖、常态化、制度化”的核心要求,转变乡领导干部作风,把办公室延伸到自然村,成为该乡领导干部工作的“新常态”,着力解决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问题。
广泛宣传,营造氛围,确保联系群众工作家喻户晓。为营造全民参与联系群众工作的良好社会氛围,该乡不断加大宣传力度,通过召开全乡联系群众动员大会,印发5000份“致群众一封信”,在该乡的主要街道、交通路口等位置设立墙体广告,悬挂横幅标语,办宣传栏、出宣传简报等多形式、多渠道、多层次宣传报道该乡联系群众工作的进展情况,通过驻村法律顾问及驻点团队向广大群众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国家的法律法规。充分利用座谈会、支部党员会、村务会、自然村小广播等多种渠道广泛宣传报道农村低保、社保医保、养老保险、计生政策、殡葬政策、安居工程、大病救助、种粮补贴等惠民利民政策和相关法律法规,特别是结合徐闻县送戏下乡和送法下乡活动宣传联系群众工作目标和重要意义,吸引很多外出人员参与联系群众工作,捐款捐物做村内公益事业,形成了联系群众工作家喻户晓、深入民心,共同参与联系群众的良好社会氛围。
制定目标,强化责任,确保联系群众工作顺利开展。根据市、县组织部的要求,该乡把联系群众工作摆到该乡党建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精心组织,成立以乡党委书记为组长、乡长为副组长、其他班子成员为成员的联系群众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角尾乡领导干部驻点普遍直接联系群众制度的实施方案》,并及时召开乡、村委会、自然村三级领导干部联系群众工作动员会议,随即成立角尾乡直接联系群众办公室,从各部门抽调骨干人员组成工作小组,负责联系群众工作的组织协调和督导工作。该乡多次召开联系群众工作推进会,研讨会,乡党委书记带领班子成员到各村访群众、听意见、找问题,根据各村反映问题制定联系群众工作进度卡表,每星期听取各驻点负责人工作情况汇报,进行分析,提出措施,细化目标任务、实行包工包人到村,从组织领导上确保联系群众工作顺利开展。
上下联动,成立团队,确保联系群众工作全乡覆盖。按照“驻点团队+辅助团队”方式确定联系群众人员,采取固定联系村居、固定工作团队、固定驻点时间、固定活动地点、固定工作职责。每个村都安排1个固定的驻点团队和辅助团队,驻点团队由该乡党政班子成员牵头负责,成员包括县有关单位设在该乡的直属机构、乡机关及有关站所等部门负责同志160人,辅助团队由村“两委”班子成员、驻村各类服务中心、群团组织、社会组织负责同志、大学生村官、驻村法律顾问以及各类志愿者等150人组成,配合驻点团队做好服务联络等各项工作。该乡把《角尾乡领导干部驻点普遍直接联系群众制度的实施方案》、驻点干部花名册、联系群众民情台账22种登记资料等发放各村,到目前为止,举办联系群众解决问题研讨会25次,走访群众6410户,进村入户率达到100%,与群众座谈13200人次,群众反映事项281宗,已办结272宗,得到当地群众好评。
通过载体,创新模式,确保联系群众工作深入农村。该乡在联系群众工作中,通过建立“自然村长办公制”、“小广播大工程”,创新联系群众的模式,把普遍联系群众工作深入农村。以创建“自然村长办公制”为载体推动联系群众工作深入农村,在全乡各村委会创新设立自然村长办公室,制定《角尾乡开展评选优秀自然村长活动工作方案》,每个自然村长办公室有桌椅、有台牌、有报刊、有值班表、有工作制度,由驻点团队指导自然村长一起参与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同时,建立村级党代表工作室让党员代办制度由乡延伸到村,把联系服务群众工作延伸到基层“末梢”,引导群众办事找自然村长,有困难找党员,发挥自然村最基层的先进堡垒作用,切实把群众反映的问题解决在基层,特别是对评选出的优秀自然村长给予一定奖励鼓励,并召开优秀自然村长表彰大会,每名奖励1000元,促进自然村长积极参与联系群众工作;为突破农村有令难下、有口难喊的瓶颈,在联系群众工作中,以建立“小广播大工程”为载体,创新服务群众模式,在全乡范围内实施“小广播大工程”,在每条自然村建一个调频广播,若干个广播器,力求声音覆盖全村,分别在早晨、中午、下午三个时段定时播放党的方针政策、时事新闻和当前党委主要工作任务等,有利于更好、更深入地把党的方针、政策宣传贯彻到千家万户,有利于政令下达,有利于联系群众、融洽党群干群关系,特别是在突发事件与重大自然灾害的应急指挥、应急安置等方面充分发挥广播系统信息发布快、覆盖面广、影响效力大的优点,最大限度地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严肃纪律,加大经费,确保联系群众工作组织保障。强化管理措施,统一制订操作性强的联系群众工作计划、工作流程、工作室牌子、民情台帐、记录本、联系群众事项登记表、事项转办报送表等,驻点领导干部通过记录本准确记录每次联系群众工作的基本情况和联系户的具体情况,严格落实驻点日联系群众的考勤制度,建立问题台账,汇总群众反映的问题,及时按程序作出处理,并将处理结果通过村公开栏、小广播大工程等途径向群众反馈;强化监督机制,成立以乡组织部门和纪委为主的联系群众监督小组,定期开会研究和完善制度,采取随机抽查、明察暗访等形式,加强对联系群众工作执行情况的督查指导,并通过简报形式通报各驻点团队的工作情况,到目前为止,印发简报20期,针对部分领导干部及七所八站负责人对联系群众工作理解不透、驻点不到位问题进行督促,同时,加强联系群众工作的监督和考核,建立组织考核、群众满意度测评相结合的绩效评估考核机制,将联系群众工作纳入该乡领导干部考核制度,确保联系群众工作有制度保障,让驻点领导干部真正做到下基层、察民情、听民声、解民忧;加大经费投入,让联系群众工作有组织保障,该乡为充实联系群众工作活动经费,每个村委会投入工作经费2万元共资金22万元,另外乡政府按照每村人口数量全乡再加投入5.5万元,并积极争取上级及职能部门支持,改善村级活动场所,投入60多万元建立许家寮村文化楼、48万元建立放坡村文化广场与太阳能路灯、33万元修缮苞西村办公楼和文化楼等,同时在联系群众挂点单位帮扶下,县委宣传部支持1.7万元解决4户生产肥料及角尾和潭鳌两村沿路垃圾清运经费问题,县广播电视台支持3.2万元修缮上寮村委会办公环境、许家寮村安装小广播和清运农村垃圾等,让群众看到驻点联系群众工作带来的实惠,提升领导干部的群众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