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心梗救治日”。心脏科专家李虎呼吁,应针对公众加强救治急性心肌梗死(以下简称“心梗”)知识的宣传和教育,让群众牢记两个“120”:及时拨打120急救电话,把握120分钟的黄金救治时间。
冬季是心梗的高发季节,它发病急、病情重、死亡率高,是中老年人猝死的主要原因之一,并有年轻化的趋势。临床研究证明,对心梗患者的救治而言,早期疏通血管是降低死亡率的关键所在。李虎说:“从发病开始算,理想的时间是120分钟内。因为人体一旦出现心梗,患者每分每秒都有成千上万的心肌细胞死亡,早一秒开通,就多一份希望。”
遭遇心梗如何第一时间救治?李虎表示,心梗的抢救需要闯过三道关,一是患者自己,二是急救运送,三是医院救治。其中患者这关尤为关键,直接决定抢救成功与否。第一要及时辨别心梗,心梗的典型症状是胸骨正中间或中间偏左的地方出现心绞痛,有濒死、压迫感,可持续5~15分钟或以上,还有人会伴有出汗、恶心等症状。一般来说,胸痛持续20分钟还不缓解要高度怀疑心梗,超过5分钟就要警惕了;第二要马上拨打120急救电话,医院能迅速启动有针对性的急救绿色通道,抢得救命时间;第三要平静地等待救援。如果病人有冠心病病史,怀疑心梗时,可服用硝酸甘油、阿司匹林等药物,但如果没病史或不清楚病人的情况,不要随便给病人服药。最好让病人平躺,保持安静,不要受刺激。第四要配合医生的工作,尽快手术,切勿因家属顾虑介入治疗等原因延误病情。
李虎希望通过媒体向大众传播心梗的救治要领:“有胸痛,上医院;救心梗,通血管”。
同时,研究发现,90%的心梗是可以预防的。李虎说,如果为心梗危险因素制作一个“榜单”,前三名中有高血压、高脂血症、吸烟,此外,糖代谢异常、运动过少、蔬菜水果摄入不足、精神紧张等也有一定影响。如果市民有一个或多个危险因素的话,就应提前预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