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闻南山海港村村民建凉亭铭记党恩。 通讯员 谭总 摄
8日,笔者在徐闻县南山镇海港村宽阔的休闲广场上看到一座新建的凉亭。这是该村村民为了铭记“扶贫双到”工作组的“恩情”而建的,一名村民说:“是‘扶贫双到’工作让我们的村庄发生了前所未有的新变化。”
村干部邹光平告诉笔者,海港村有2000名群众,人多地少,村民们一直过着贫穷的生活,村集体收入几乎是零。但是,在党和政府实施“扶贫双到”战略后,特别是近两年,在广州市越秀区环保局、建设街等单位的驻点帮扶下,海港村面貌发生大变样:村学校的软硬件设施得到实际改善;7公里村道全部水泥硬底化;村道基本安装了路灯,解决村民出行难问题;新建一座容量50吨的水塔,铺设管网8公里,解决近两千名群众饮水难问题;改造建设3个文化广场及新建1座文化综合楼,解决村民文化活动场所缺乏、单一的局面;建设一座医疗卫生站,解决村民就医难问题;建设6个垃圾池,购买1台垃圾清运车,进一步改善村内环境卫生问题;利用丢荒虾塘进行改造出租,每年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10万元;帮助62户贫困户改造了茅草房。
“‘扶贫双到’给村民带来实实在在的好处,党和政府的恩情村民无言感激,唯有建一座‘感恩亭’铭记。” 邹光平说。现在,村民经常聚集在“感恩亭”下,共话生产发展、共商建设和谐新农村的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