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悠久的湛江是粤西地区最大的城市,因其靠海,在近代有一段被西方国家统治的往事,于是便有了“广州湾”这一屈辱的名字。
1925年3月,我国现代著名诗人和学者闻一多先生写下了名篇《七子之歌》,其中第五章是“广州湾”:
东海(岛)和硇州(岛)是我的一双管钥,
我是神州后门上的一把铁锁。
你为什么把我借给一个盗贼?
母亲呀,你千万不该抛弃了我!
母亲,让我快回到你的膝前来,
我要紧紧地拥抱着你的脚踝。
母亲!我要回来,母亲!
——《七子之歌.广州湾》闻一多
下面就由小编带着大家一起穿过段幽暗的岁月,回顾那段历史,更多地了解湛江。
1897年
法国军舰白瓦特号(Bayard)为避台风闯入“广州湾”(清朝广东高州府吴川县南三都田头汛以南的一个村坊及其附近的港汊海面区域)。为这一深水良港而动心,献书法政府租借"广州湾",揭开了广州湾殖民地历史的序幕。
法国军舰“白瓦特号”
1899年11月16日,清政府与法国签定了丧权辱国的《中法互订广州湾租界条约》,将租界内地域统称“广州湾”租借与法国99年。
广州湾商会馆落成(网络照片)
1898年
3月,在第二次鸦片战争后西方资本主义瓜分中国的割地狂潮中,法国以“趸煤”为借口,要求清政府允租吴川县属的海湾小村坊”广州湾”(今南三岛内)。
4月,法国侵略者强占海头汛(今霞山区),向内地拓地,遭到本地人民长达1年多的抗击。肆意向今湛江港湾的东西两边的内地扩张,引起遂溪、吴川爱国官绅和人民群众的坚决抵抗,这就是有名的广州湾人民抗法斗争,是近代史上中国人民反帝爱国斗争的组成部分。“千家炮火千家血,一寸河山一寸金”。郭沫若的诗句,是这一伟大斗争概括而形象的反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