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湾法国公使署旧址
广州湾法国警察署旧址
1899年
由于清政府惧外妥协,于清光绪二十五年十月(1899年11月),在法国胁迫下,签订了《中法互订广州湾租界条约》,将遂溪、吴川两县属部分陆地、岛屿以及两县间的麻斜海湾(今湛江港湾)划为法国租界,统称“广州湾”,划入法属印度支那联邦范围,设广州湾行政总公使署,受安南总督管辖。
从此,广州湾成为一个独立的行政区域。其范围:南部由原遂溪县属的通明港起向北至新圩沿官路为界至志满,转向东北至赤坎以北、福建村以南分中为界向东出海面,横过调顺岛北边水面至吴川县属的兜离窝登岸,再向东至西炮台河面分中出海,距陆地3海里海面起,向南沿硇洲岛、东海岛外海面直至通明港外3海里海面止;陆地总面积518平方公里。首府初设于麻斜市。
法国人为纪念Bayard舰把广州湾的中心城市称为“白瓦特城”(Fort Bayard)。
维多尔天主教堂
1911年
废麻斜市,行政首府迁西营市(今霞山区),并设赤坎市(现赤坎区)。
广州湾商会会馆旧址
赤坎民主路的法式骑楼
建设旅店
1943年
抗日战争爆发后,沿海港口相继沦陷,作为法国租借地的广州湾(今湛江市区)偏安一隅,对外贸易和经济发展繁盛一时。
民国32年(1943年)2月,日本侵略军占领广州湾,曾建立极为短暂的日伪政权。2月21日,日、法签订《共同防御广州湾协议》,广州湾被日本占领。
日军占领后广州湾日渐衰落。
现在的人们,还住着一百年前盖的房子,从事的还是先人捕鱼的行当。这是霞山区(法治时期称作西营)的东堤路,两边的商店依然买着各式捕鱼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