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女士:明天就是“六一儿童节”,这是孩子的节日。以往,我都和丈夫带着孩子出去吃吃喝喝,然后买一堆玩具。几年下来,我感觉都把孩子给宠坏了。今年,我想给她过一个不一样的“六一儿童节”,丰富而有意义,请问有什么建议吗?
回复:一年一度的“六一儿童节”是孩子们喜欢的节日。如今许多家庭只有一个孩子,孩子成为全家人的宝贝。为了让孩子高兴,许多家长往往会宠着自己的孩子,满足孩子们物质上的要求。然而,给予孩子过多的物质生活,对孩子的成长无益。
如何让孩子过一个有意义的“六一儿童节”?家长李女士和林先生都分享了自己的经验。
让孩子懂得“粒粒皆辛苦”
李女士:我觉得节日对于孩子们来说,是有纪念意义的,所以也会特意提前筹备、策划活动。去年的“六一儿童节”,我想着重培养孩子的理财能力。我提前联系另外3个家庭,拿出300元,给孩子们买荧光棒、风筝、矿泉水,然后在“六一儿童节”当天,4个孩子拿着这些物品在金沙湾出售。活动进行得挺顺利的,孩子们一开始也挺腼腆的,后来卖出去一件物品后,就开始有信心了。我们这4个家庭的家长都跟在旁边,用相机记录孩子们的点滴。当然,卖东西的过程并非一帆风顺,许多时候,孩子们遭到了拒绝,也会垂头丧气。
一天下来,孩子们一共卖出531.6元物品。那天晚上,我们4个家庭一起坐在麦当劳里,让孩子们谈谈一天的感受。“原来爸爸妈妈挣钱一点都不容易。”“以后我们不能乱花钱。”……孩子们的感受挺让我们感到欣慰。接下来,便是这531.6元的分配问题。经过孩子们的商议,他们决定将300元成本还给家长,然后4个孩子再拿着挣到的231.6元买零食和礼物,和家长们一起分享。
让孩子多做有意义的事
林先生:“六一儿童节”是所有孩子们的节日。我觉得,与其让孩子吃喝玩乐一天,还不如带他一起做些有意义的事情,让他学会分享快乐。去年的“六一儿童节”,我带着新书包、学习文件和牛奶,和孩子一起来到徐闻一家贫困家庭,看望孤儿。我的孩子平时在家里养尊处优,他没有体会过农村贫困家庭的孩子是怎么生活的。那天他来到农村,觉得到处脏兮兮的,吵着要回家。然后我就开始跟他讲道理,让他明白,其实分享也是一种快乐。
孩子在我的引导下,他尝试着和农村孩子做朋友,送给他们书包、文具,并且一起喝牛奶。中午的时候,农村孩子给我们做饭,我让孩子过去一起帮忙。那时,他才真的体会到厨房的油烟味有多浓。午休时,孩子累了,我让他和农村孩子一起睡觉。农村是那种木板床,很硬,孩子睡不习惯。我便让他和其他孩子一起聊聊天,结果还是睡着了。经过一个上午的相处,孩子开始融入了这个环境。下午睡醒后,大家一起做游戏,玩得很开心。我拿出笔和纸,让孩子们用画画或日记的形式,记录今天的心情。结果,4个孩子都选择了画画,并且大家互赠自己的画作。回家后,孩子突然跟我说:“爸爸,我以后再也不挑食了。我以后还想去徐闻看望我的朋友。”听到孩子这样的言语,我内心十分感动。
让孩子认识自己学会分享
广东医学院附属医院精神心理科副主任医师林志雄分析,在现今社会中,许多家长忙于生计,平时陪伴孩子的时间不多,于是想通过物质来补偿孩子。而大多数孩子都是家里唯一的宝贝,他们往往生活条件优越,时间久了,孩子们缺乏忧患意识,觉得自己不用奋斗,也能过上很好的生活。
“六一儿童节”是所有孩子们的节日。在这一天里,其实家长们可以带孩子多参加一些亲子活动,在活动中交流,增进彼此的感情。像以上两个家庭,家长都是有意识地去培养孩子的理财能力、责任感和使命感,让孩子们在活动中认识自己,关心和帮助他人,学会分享,这是一种非常好的方法,值得广大家长参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