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前语】
每年的初夏时节,家有“幼升小”、“小升初”适龄学生的家长们就开始紧张了,即将到来的秋季学期,自家孩子能否就近顺利入学?能否享受优质的学位资源?
在未来几年,这样的焦虑可能会持续发酵:湛江市区和各县(市)城区城市化、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带来城区人口的激增,农民进城务工、进城买房的人越来越多,“全面二孩”政策的放开带来了新的生育潮,同时,城市、城镇的发展带来了原有学校布局不合理、学位不足、学校用地紧缺等系列问题。如何让适龄学生都能就近顺利入学,让学生享受更好的教学条件,成为考验政府有关部门的难题。
从2015年开始,我市开展了为期三年的城区中小学学位建设规划,计划用两到三年时间,逐步缓解城区学位紧张的问题,并为未来城市发展储备相应的学位资源。
连日来,本报记者对城区学位建设进行了采访。本期关注湛江市区学位建设情况,下期关注各县(市)城区学位建设情况,敬请垂注。
目前,市八小学新校区一期工程已整体完工并完成了室内外装修及水电安装,将于今年9月投入使用。
现状:城区义务教育学位刚需达2.78万个
2014年底统计数据显示,湛江城区(建成区)有幼儿园145所,在园幼儿33181人;小学56所,在校小学生91711人,平均班额54人;初中36所,在校初中生57900人,平均班额56人。
市教育局表示,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流动人口不断向城区涌入,老百姓对优质教育资源的需求与教育供给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城市学校承受的压力越来越大。城市人口剧增,适龄学童增多,而城区多年来的新建扩建学校的空间不足、力度不够,新建的住宅小区配套建设中小学、幼儿园的政策没能完全落实,这些都进一步加剧了城区学位紧张问题。
据不完全统计,我市对城区义务教育学位刚需达到27829个、对公办幼儿园学位刚需达到13187个,只有通过新建扩建学校,才能为广大市民提供优质的学位资源。
对策:新建扩建城区学校 增加优质学位资源
对于城区公办中小学学位不足的问题,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市政府出台并印发了《湛江市城区中小学校和幼儿园学位规划建设实施方案(2015—2017年)》。按照方案的规划,我市在2015—2017年间不仅要新建一批中小学和幼儿园,改造提升现有学校规模,还将严格落实房地产小区配建学校和幼儿园相关规定。通过三年的努力,采取新建、改扩建和资源整合等方式,优化教育资源布局,着力解决城区学位紧缺、为市民提供优质的学位资源。
按照规划,2015—2017年我市规划新建扩建城区公办中小学校30所,总投资20.46亿元,其中基建投资12.41亿元,新增城区公办中小学学位48515个,一方面既解决了“大班额”问题,同时也为未来城镇化人口对新增学位的需求提供了保障。
新建的30所学校中包括赤坎区7所、霞山区9所、麻章区4所、坡头区4所、湛江开发区6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