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讲党的政策
湛江新闻网讯:8月20日晚上,徐闻县委宣传部和角尾乡西山仔村联合举办该村2016年优秀学子颁奖晚会,表彰今年考上大学和成绩优异的50名优秀学子。徐闻县委宣传部“送文化下乡”到场为奖学活动添彩助兴,并宣讲了党的政策。
据悉,该县角尾乡西山仔村地处祖国大陆最南端灯楼角,距县城30多公里。全村140多户人家,1000多人口,林姓居多。据《蓬薯三庙史记》记载,该村谭娘庙始建于清乾隆八年。按先有村落后建庙宇来推测,该村的历史更加远久,可追溯至清乾隆八年之前己成村落。村中盘根错节的海麻古树,还有用珊瑚礁石砌成的庭院围墙,无不印见着该村岁月的沧桑,显示出该村历史的悠久和民风的淳扑。
徐闻大学生舞蹈的《胶州湾》
西山仔村为一个滨海渔村,三面临海,风景秀丽,也是一个颇具特色的文化村。近几年来,富了起来的西山仔人,建设生态文明新农村,求文思乐,独具慧眼,建起文化楼等文化基础设施,并于10年前自发成立文化教育基金会,大力奖励优秀读书人。目前,该村经大专以上学历教育的有60多人,约占全村总人口的6%左右。该村文化事业的发展,促进了民风村风的好转。村中斗殴、吸毒、迷信、赌博等现象没有了,学文化、尚科学、做好事、热心村中公益事业的人多了。因而该村挂上省、市、县生态文明村的牌匾。
徐闻大学生舞蹈的《醒 狮》
西山仔村在今年的中考和高考又取得优异成绩,考上大学的有4名,其中国本2名,大专2名。考上徐闻中学等重点高中、初中的有4名。还有被评为“三好学生”和参加各类竞赛获奖的初中、小学的学生共42名。
西山仔村也是一个富有革命传统的村庄。该村曾是渡海作战、解放海南的启渡点之一。1950年2月5日,解放军第40军118师352团共计官兵800人乘木船13只于西山仔渡海作战。同年3月26日解放军第40军118师以352团为主力,共计官兵2900多人,乘木船18只,从西山仔蓬薯港出发第二批渡海,海中遇敌人军舰。在敌强我弱的激战中,我军英勇顽强,克敌军舰,胜利抵达彼岸,首创了小木船打败大军舰举世无双的战例。八一电影制片厂拍制的《碧海丹心》影片真实而又生动地再现了这一历史画面。同年4月16日第40军和第43军共计8团官兵25000多人,乘木船350只,从西山仔庙前港以及新地、三墩、四塘等地出发,次日早晨胜利登岸。在渡海作战中,西山仔人全力以赴,为解放海南立下了汗马功劳。渡海作战,功在徐闻。海南解放后,在徐闻召开渡海功臣庆功大会。会后,解放军118师参谋长苟在松率领官兵60余人,专程从徐城直奔西山仔慰问村民,至今被传为佳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