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是金秋收获的时期,而在廉江却是“播种”的季节。在良垌镇中塘村的种植专业合作社果园里,新种下的80亩葡萄、200亩红橙和200多亩名贵水果一片郁郁葱葱,村民笑逐颜开——他们每年每亩能拿到500元的租金,在果园里劳作还能每天拿到100元的工资。
这一切,得益于廉江正在开展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通过土地确权登记,中塘村村民争相把自家的承包地流转到村里的种植专业合作社。“众人拾柴火焰高”,合作社田地面积激增到1500亩,为发展现代农业、实现规模化种养铺好路子。
土地实行确权登记后,廉江农民土地流转的热情高涨。当地将土地确权与建设国家级、省级农业示范区相结合,推动土地集中经营,加快向种植大户、合作社流转,推动现代农业发展。目前,廉江市土地流转面积达52万亩。
11月2日,记者在塘蓬镇同留村目击了“土地确权现场实地指界”——测绘人员与村干部、村民代表深入林地和田间,对照航拍底图,对地块权属、界线、面积等进行指认并填表。农户站在承包地上,在现场勘查确认表上签名并按手指模。正是水稻收割季节,农户大多在家务农,当地干部利用这一有利时机,召集村民到现场指界,加快确权工作。
负责测绘的广东中冶地理信息公司负责人介绍,农田测绘存在一些难点:一些甘蔗地、香蕉地地块已被全部推平,很多村民不知道地界在哪,一块地涉及到几个村。对此,他们提出“确权确地不确方位”,保证村民的土地面积,但是方位和四至重新规划,不影响其应有收益,又可以拿到证,这样便取得村民的信任,确权工作有序推进。
“过去是要农民确权,如今是农民自己要确权。”廉江农业局负责人自豪地说,通过土地确权登记颁证,农民的种粮补贴与之挂钩,还可以抵押贷款、流转或继承。这些看得见的好处,让廉江农民踊跃参加。此前,对农户承包地多按合同进行管理,存在面积不准、空间位置不明等问题,不少农民担心土地流转出去后无法保障自身权益,宁愿丢荒也不“租地”。
廉江下辖21个镇(街),需确权面积约125万亩。截至2日,已开展183个行政村的外业指界工作,实测面积46多万亩,部分村开始了土地确权公示。同时,廉江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数据库、管理信息平台和流转发布平台已着手启动建设。
作为全省18个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试点县(市)之一,廉江市先行先试,今年来大力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走在湛江各县(市、区)前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