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日至13日,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考察团到我市考察交流。考察期间双方签订了合作框架协议,缔结友好城市,将在旅游、商贸、物流、医保、住房公积金、人才等方面进行广泛合作,共同打造国内城市间跨区域合作共赢发展的新模式。(11月14日《湛江日报》)
十一月的湛江,天气仍未算冷。内蒙古赤峰市考察团的到来,更是让湛江这座美丽的滨海城市“沸腾”——两座距离近3000公里的城市,因为差异化发展的共识聚到了一起,缔结成为友好城市,并谋划在旅游、商贸、物流、医保、住房公积金、人才等方面进行广泛合作。看到这里,有些人或许会有这样的疑惑:湛江与赤峰一个天南一个地北,怎么坐到一起谈发展了呢?还要在旅游和产业上面搞合作,能行吗?
与赤峰加强合作,正是湛江顺应当前区域合作主流,在南北区域合作上作出的创新。无论是立足国内经济发展需要,还是参与全球经济的竞争,今天的中国尤其需要释放区域合作的巨大潜力。厚植南北区域共同利益,而不是只看见自己的一亩三分地,看到的是更广阔的发展空间、更巨大的发展机遇。
说起区域合作,我们的第一反应是北部湾城市群般的互联互通。10日至11日,我市考察团在香港开展系列经贸活动,登门拜访招商局集团、凯富能源集团,与在港澳人士座谈,“点对点”开展精准招商活动(据11月12日《湛江日报》)——这便是加强周边区域合作的一步好棋。加强周边区域合作,旨在放大共同利益,实现资源信息共享,讲究的是“互联互通”。如果能好好利用自身区位优势,推动北部湾城市群协同发展,加强与珠三角、港澳等地的合作,湛江就能在区域一体化发展中获得更多红利。
除此之外,当前区域合作还有一种更“潮”的模式——向纵深发展,推动国内南北城市间的区域合作。南北区域合作的关键在于差异化发展,在于从“差异”中谋“共识”。到东北三市办旅游推介会、与赤峰市缔结友好城市,湛江就是要在这“纵深”合作上做文章。
内蒙古横跨我国北部,宝藏富集地,芳草碧连天,是大自然赐予的一块“碧玉”。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内蒙古“崇尚自然、恪守信义、践行开放”的草原文化焕发出夺目的时代光彩。内蒙古同时享受国家西部大开发、东北振兴等优惠政策,又毗邻八省区,地理优势明显。而赤峰市,地处内蒙古自治区东南部,是环渤海经济区和东北经济区的腹地、京津冀协同发展辐射区、内蒙古距出海口岸最近地区。
赤峰与湛江互补性、兼容性强,可合作领域广泛:其冬季寒冷而绵长,双方正好构建互为客源地、互为目的地的南北城市旅游合作格局;其为内陆城市,绿色农畜产品丰富,湛江在把赤峰的牛肉、羊肉、杂粮等绿色农畜“迎回来”的同时,正好把农海产品、热带水果“送出去”。而随着商贸、旅游合作的深入及双方人员交流的频繁,双方将进一步在人才、医保、住房公积金等方面尝试全新合作。这正是双方瞄准了“差异”,在共同发展、合作共赢上取得了“共识”。
要让湛江与赤峰的南北区域合作有新突破,首先就要双方在交通与“互联网+”两大范畴的合作取得新进展。要开辟空中航线,才有可能把最新鲜的湛江农海产品第一时间运往赤峰;要推进“互联网+”合作,才能更有效地宣传彼此从而打开旅游、商贸上的突破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