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日上午,湛江市首届读报节活动在体育中心举行,读报节以“倡导读报风尚,争创文明城市”为主题,分剪报、诗歌朗诵、千人诵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环节,倡导读报益智明理,力促形成爱读书、善读报、读好书、看好报的良好社会风尚。(11月15日《湛江日报》)
举行读报节活动,引导公众读好报,培育他们的文化自觉,这种创举值得一赞。我们都知道,好报及时传播党的声音、传递各种新闻信息、提供丰富新知,可以满足人们广泛的阅读需求,已成为越来越多读者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知心朋友。说起来,在生活节奏紧张的时代,不同年龄不同阶层的人,常常会从好报得到“好报”,受益匪浅。
例如,对有老人来说,闲暇读好报,能丰富晚年生活,开阔视野,陶冶情操,是一种很有意义的寄托。值得一提的是,好报往往还是老人的“护身符”。我们本地日报和晚报,时常报道老人受骗的事,揭穿各路骗子伎俩。如果老人多读报了解这些信息,就不会轻易受骗上当。而当老人把自己在报上读到的这类消息告诉身边老人时,更多老人就会受到教育,从而自觉提高防范意识和防骗技巧。而对贫困户来说,常常读好报,能为致富夯实基础。我们本地日报和晚报,宣传并解读本地的致富信息。这些政策和信息,为贫困户脱贫致富提供了可贵的智力支持,让贫困户在致富道路上少走弯路。更可贵的是,“两报”常常不遗余力地传播脱贫致富典型人物和群体,为贫困户脱贫致富树立了好榜样。这样榜样的示范引导,让勤劳致富典型产生积极广泛的社会效应,收到“点亮一盏灯,照亮一大片”的效果。
总之,常读好报必有“好报”。眼下,又到了订阅2017年报刊的时候了。引导公众订阅好报,除举行读报节活动外,相关部门还需积极创造条件、创新形式,广泛深入地宣传好报的价值,让读好报成公众的生活习惯,助推文明创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