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湛江云媒账号

传统种植模式进入薄利时代 杨柑农业转型升级打造万亩荷塘

2016-11-21 11:24 来源:湛江日报 作者:刘兵 通讯员陈超铭

遂溪县杨柑镇适时调整种植结构,全力打造万亩莲藕种植基地。这是该镇苏屋垌莲藕种植基地刚种的莲藕。 记者 李忠 摄

初冬时节,阳光和煦,在遂溪县杨柑镇苏屋垌片区,一望无际的荷塘里波光粼粼,今年的第二造莲藕长势喜人。面对传统农作物遇冷,杨柑镇及时调整思路,联合武汉广地农业科技公司,采取“公司+基地+农户”模式,打造万亩莲藕产业基地,助推传统农业转型升级。

杨柑镇历来是农业大镇,素有“甜镇”、“椒乡”美誉,产自这里的甘蔗、北运菜等声名远播。然而,近年来,这种传统的种植模式却屡屡遭遇挑战。“现在生活水平提高了,人们越来越注重保健养生,对糖的需求越来越低,因此,这几年甘蔗的行情一路走低,而随着北方塑料大棚的遍地开花,北运菜也时常面临被压价的窘境。”杨柑镇委书记郑辉感慨地说,往往农民辛辛苦苦忙碌一年,最后自己口袋里却没有剩下多少。

苏屋垌莲藕种植基地刚种上新一季莲藕。 记者 李忠 摄

传统种植模式进入薄利时代,转型升级势在必行,几经考察思索,杨柑镇将突破口放在了莲藕身上。小小莲藕浑身是宝,可生食也可做菜,而且它的根根叶叶、花须果实,无不是宝,都可入药。恰逢其时,武汉广地农业科技公司看中了杨柑镇的区位优势,二者一拍即合,采取“公司+基地+农户”模式,将农民的土地流转出来,联合打造万亩莲藕种植基地。

近日,记者来到了莲藕种植基地——杨柑镇苏屋垌。苏屋垌地势平坦开阔,2万余亩农田一马平川,雷州青年运河支渠环绕其中,土质肥沃,水源充沛。今年3月,湖北水生植物研究所的专家前来考察时,连声称赞这里是种植莲藕的风水宝地。记者看到,一片片荷塘上波光粼粼,大片大片荷叶覆盖着水面。郑辉介绍说,今年的第二造莲藕已经下种,明年清明节前后就可收获。由于采取的是“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杨柑产莲藕不愁销路。依托武汉公司良好的品控技术和发达的销售渠道,出产的莲藕直接出现在新加坡、美国、香港等地超市的货架上。

苏屋垌莲藕种植基地刚种上新一季莲藕。 记者 李忠 摄

相比种植水稻、甘蔗等传统农作物,莲藕的经济效益到底如何?郑辉给记者算了这样一笔账:一亩藕塘一年两造亩产至少7000斤,以每斤莲藕3块钱来计算,每亩藕塘每年的收入至少在2万元以上。按照规划,杨柑镇计划在3-5年内将莲藕种植基地扩大到5-7万亩,按照这一数字计算,仅莲藕一项年产值就在10亿元以上。

杨柑镇的莲藕产业不仅仅停留在简单的种植—销售阶段。在他们的规划中,未来,莲藕产业将走产业化、规模化和深加工之路。“品质好的莲藕直接出口,品质次的则做成罐头、藕粉等。”郑辉说,通过莲藕产业的发展,进而带动整个农业结构的调整,刺激全镇的运输、餐饮甚至旅游业发展。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湛图片

  • 深中通道背后的“湛钢力量”
  • 雷州工业“组合拳”真劲!
  • 徐闻海上风电300兆瓦增容项目桩基础施工全部完成
  • 麻章区举办“我心目中的红树林”青少年绘画作品展览
  • 广前研学基地正式开园 湛江日报社大型军旅夏令营火热招募
  • 震撼!超级工程深中通道正式通车
    热点新闻排行
  • 月点击
  • 周点击
  • 日点击
  •   
数字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