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是在全国沿海地级市中海域面积最大、岸线系数最高的区域,拥有丰富的海洋资源。同时,我市是贝类养殖大市,据不完全统计,全市年产贝壳约10000吨以上(不包括蚝壳)。如何利用这种得天独厚的优势,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
“湛江有丰富的海洋资源,是贝类养殖大市,又有生产贝壳粉的企业,完全可以把贝壳产业做大做强。”23日,受邀参加中国海博会的吉林大学博士生导师、国家863纳米水性漆项目首席专家张万喜教授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张万喜是吉林大学材料学院的教授,在水性纳米漆的研究上取得重大成果,是干粉贝壳粉内墙涂料的发明者。他说,2016年迎来新一轮的绿色建筑与建材蓬勃发展的大时机,而湛江不仅是绿色环保材料的原材料基地,还可以成为生产基地,“做强一条产业链,可以撬动地方经济。”
结合自己的研究领域,张万喜认为贝壳涂料具有几个显著优点:一是能高效吸附室内的有害气体,比如由于家装引起的甲醛、苯、二甲苯;二是涂料取材于天然贝壳,主要的成分是碳酸钙,抗静电好,可以保持二三十年不变化、不招灰;三是贝壳里面含有天然的甲壳素,具有抗菌和杀菌作用。总之,这种涂料环保、装饰性强,施工方便,是未来涂料发展的方向。
“贝壳粉未来的发展前途,不仅是家装,还可以做成蔬菜水果的清洗剂。”张万喜教授说,把贝壳粉做成清洗剂在日本已经应用了多年,但实际上,如果在国内生产这个产品,成本会低很多。目前,他的团队技术已经成熟,正逐渐推入市场。
此外,贝壳粉还可以做成环保板材、冰箱的净化器、厨房的除味剂、动物饲料等,“健康产业特别是环保绿色建材,是未来全世界的一个发展方向,这个绿材包括涂料、建筑材料,其他很多材料都包含在内。我们先把贝壳粉这个系列产品做好,从涂料一直做到板材,就涂料这一块,市场就非常大,大概1千多亿的市场。如果把一条产业链做下来,那就不得了。”张万喜教授说。
据了解,湛江目前已经有企业看到了贝壳粉的广大市场。湛江海贝诗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已经在赤坎建厂,首期建设两条生产线,年产贝壳粉约6000吨。对于这个项目,张万喜教授很看好,认为如果我市将贝壳作为产业来做,将有三种发展可能:一是成为原材料生产基地;二是成为贝壳粉生产基地;三是做强产业链,集原材料、市场优势和产品优势于一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