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得全国文明城市提名资格,为我市“创文”奠定了坚实基础。回顾我市已走过的“创文”历程,笔者颇有感慨。记得的哥巡城、志愿者骑行大街小巷宣传“创文”等活动,曾广泛动员市民积极参与,使不少市民在“创文”实践中提升自身素养,养成讲文明的习惯,为巩固“创文”的阶段性成果提供源源不断的内在动力。这告诉我们,“创文”务必要紧紧依靠市民的文明素养。如果没有市民的文明素养,“创文”进程就没有了承载和寄托;如果没有市民的文明素养,“创文”成果也不可能得到有效的巩固。
但不可否认,提升自身素养,助推文明创建,一些市民做得还不够。在出行方面,冲红灯、乱鸣喇叭、电动车违规上路等现象仍时有发生;在公共卫生方面,乱丢乱吐等现象依然存在;在对待公物方面,市区公共自行车服务网点屡遭破坏……凡些种种,都是“创文”路上的绊脚石。仔细想想,文明出行,讲卫生,爱护公物……这些都是利人利己之举,是我们每一位市民应尽的责任与担当。如果我们一马当先,身体力行,持之以恒,践行文明,用善举感染他人,带动身边,影响周围,不断传递正能量,文明社会的基础才会越来越牢固,“创文”的好声音才会传得更远;反之,如果我们总是抱着“以恶小而为之”,“以善小而不为”的态度,轻易践踏文明,就会动摇文明社会的基础,“创文”路上的绊脚石就会越来越多。
人人文明一小步,城市改变一大步。城市文明的创建,是一项关系到市民切身利益的民生工程,广大市民是其中的受益者,自然也是主体。因此,我们与其总是空口抱怨、批评别人践踏文明,不如从管好自己开始,做文明人,办文明事,吹文明风。例如,可以结合自身实际,多参加我市志愿服务活动,积极担当社会责任,践行“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精神,在“创文”实践中提升自身素养,给服务对象带来愉悦和温情,为实现文明城市的“共建共享”作实实在在的贡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