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城市的标志,在于深蕴于广大市民日常生活中的“道德力量”。 这种“道德”的力量可能是车辆礼让行人的举动,可能是街头扶起陌生人的双手,也可能是餐桌上的“光盘”行动。
人是城市的灵魂,道德是人的灵魂。城市之魂,须用文明的力量凝聚。新时期尤其是创文工作开展以来,湛江不断涌现出群星璀璨的道德群体。
在廉江安铺街头,六年级的小学生罗旋俏勇往直前,毫不犹豫地扶起从单车上跌下的大婶,被誉为湛江“最美少年”;热心街坊莫景民,路见不平,敢于上前作证维护正义,被评为湛江“最美农民”。金钗之年的少女罗旋俏和古稀之年的老伯莫景民,联手谱写了一曲文明之歌,也打破了网络“扶不起”的论调。他们的事迹,经国内主流媒体跟踪报道而享誉华夏,获得无数读者和网民的“点赞”。
在放学路上,雷州三名热心小学生助推瘫痪老人回家,他们的善举被被网友拍到并热传网络,引来一场爱心接力,众多网友捐款为老人购买一辆残疾人电动车。
刚刚荣获第五届“湛江好人”的麻章区湖光镇青年李晓明,在去年强台风“彩虹”登陆湛江时,冒着墙倒塌的危险,奋不顾身地冲进邻居家,营救90岁的老人金婆婆,他的左小腿不慎被吹落的铁皮架砸中,流血不止,受台风影响不能及时送至医院医治,最终左小腿被截肢治疗。
被誉为“裸捐厅官”的“南粤楷模”陈光保,丹心一片献桑梓,散尽家财资助奖励学生数千人。唐代诗人罗隐曾有诗句:“国计已推肝胆许,家财不为子孙谋。”保伯用实际行动对古诗做出了时代的诠释。
湛江好人层出不穷,还有浴血追贼的“最美保安”丁江华;还有车轮下救人的“舍身妹”李舒舒”;有还以身挡牛救人的“铁汉英雄”李华佑等等,他们用自己的行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其实,崇善向德的人不仅在榜样典型之中,更应该在你我之间。罗旋俏、莫景民们就是我们的左邻右里、乡亲父老。或者,我们成不了道德楷模和榜样人物,但是我们可以成为礼让行人的司机,把安全留给斑马线;我们可以成为文明上网的网民,传播网络正能量;我们可以成为埋头苦干的“工作狂”,发扬务实的作风和实干的精神。
只要我们信守心中的良知,坚守道德的底线,做着力所能及的善事,那么在我们举手投足之间,就必定会有一种道德的力量在闪耀,这样的闪光点,可以汇合成创建文明城市的万丈光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