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湛江云媒账号

让“好人之城”成为湛江的闪亮名片

2016-11-30 08:56 来源:湛江日报 作者:龙飞腾

    今年以来,我市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抓手,突出价值引领,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打造“好人之城”,不断提升市民文明素质,推动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深入开展。 (11月28日《湛江日报》)

    翻阅《湛江日报》,看到湛江欲打造“好人之城”的报道,笔者脑海里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好人好报”。过去五年,我市通过打造“好人好报”品牌等创新性活动,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潜移默化地融入市民日常生活,这对于推动社会正风正气的形成,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好人好报”,这不仅仅是人们心底的美好愿望,在湛江,这四个字更代表着一种宝贵的精神。从2012年至今,我市持续组织开展“我推荐、我评议身边好人”活动,截至目前,全市共推荐各类好人82人,评选出五届58名“湛江好人”。其中,3人当选“中国好人”,21人当选“广东好人”。这些“湛江好人”,成为移动的“标杆”,成为湛江市民学习看齐的对象。这种“好人”的力量,就如春风化雨,润物无声。

    近年来,许多“冷漠”与“自私”在网上被炒得火热:大街上,“伸下手”就可以解决的困难,不少人却情愿当“看客”;闹市中,“开下口”就可以伸张的正义,不少人却选择了“无语”。“救人有风险,救前需思量”,许多人捂住了扑通扑通的良心。但在湛江,在我们美丽的家乡,“好人好报”成了深刻于人们心中的信条,“好人”就应有“好报”,这是对为善者的尊敬与承诺;“好报”触动更多“好人”出现,“好人”成了这座海滨城市最美的风景。

    五年来,一个个“湛江好人”的故事在湛江大地上传播,一波波“学习好人”的浪潮在你我之间上演。“巾帼志愿服务队”“骑行志愿服务队”等志愿者队伍活跃在湛江的大街小巷;“爱心热线”“爱心面包”等创举让越来越多市民参与到“好人好报”的活动中来。湛江,用“好人”的精神提升本地文明风尚,用“好报”的做法激发社会道德力量——上个月发生在廉江市安铺镇的12岁女孩罗旋俏扶大妈事件及其后续发展,就是最佳的例证:12岁小女孩罗旋俏看见骑车大妈在街上跌倒,没有多想就迅速跑去扶起,以实际行动传承践行“湛江好人”精神;当罗旋俏反遭大妈污蔑讹诈时,目睹事情经过的七旬老伯莫景民指责大妈、维护女孩,这是对“好人”的支持,对“好人好报”的坚守;事件发生后,《湛江日报》《湛江晚报》等主流媒体迅速关注报道,湛江全城齐声谴责大妈恶劣行径,这就是对“好人好报”的维护与支持;事情最终以大妈向罗旋俏公开道歉结束,事件终于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这也是“好人好报”精神的胜利。经此事之后,相信每一位湛江人心中对于“好人好报”也有了更深刻的认同——公道自在人心,好人必有好报。

    今年以来,在“好人好报”精神的带动下,我市进一步征集市民文明公约,创新公益广告宣传,推动学雷锋志愿服务“进社区”“到岗位”,我们能愈发感受到“好人”就在身边、“好报”就在眼前。每一位湛江人都化身为文明的使者,以自身行动完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湛江实践”——我们曾在下班高峰挤向凉茶店,放下一百几十元,只为帮助那善良的“凉茶妈妈”;我们曾在寒冷的夜里不约而同走向街头,买下几盆盆栽,只为那摆摊的老人能早点回家;我们曾在微信上用爱心搭起希望的桥梁,汇聚丝丝善款,只为那被烫伤小女孩能再次展露笑颜。是的,你我就是“文明湛江”上不断添加的一笔一划一亮点,你我就是“好人之城”里不断丰富的一点一滴一画面。

    未来,湛江这座美丽的海滨城市,将不仅因“蓝天碧水”可持续发展而美,更因“好人之城”和谐文明全面发展而美。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湛图片

  • 深中通道背后的“湛钢力量”
  • 雷州工业“组合拳”真劲!
  • 徐闻海上风电300兆瓦增容项目桩基础施工全部完成
  • 麻章区举办“我心目中的红树林”青少年绘画作品展览
  • 广前研学基地正式开园 湛江日报社大型军旅夏令营火热招募
  • 震撼!超级工程深中通道正式通车
    热点新闻排行
  • 月点击
  • 周点击
  • 日点击
  •   
数字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