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风是一个家庭精神层面的“传家宝”,以润物无声的方式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一代代家庭成员的思想和行为。将爱国主义情怀带进家风中,可以教育历代中华儿女不忘根本,以拳拳赤子之心报国,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实现中国梦而不懈努力。
中央电视台曾经推出过《重读抗战家书》系列特别报道,展现抗战英烈们在爱国家风中成长,又把它传递给自己的下一代的动人事迹,也透过屏幕传递给我们,爱国家风那真切而强大的力量。
一封封烽火年代可抵万金的抗战家书中,英烈们或气贯长虹,或慷慨悲歌,“决以全部牺牲以报国家养育!为国战死,事极光荣。”“为国家民族死之决心,海不清,石不烂,决不半点改变。”赵一曼同志在给自己儿子宁儿的家书中写到:“母亲不用千言万语来教育你,就用实行来教育你。在你长大成人之后,希望你不要忘记你的母亲是为国而牺牲的……母亲死后,我的孩子要代替母亲继续斗争,自己壮大成长,来安慰九泉之下的母亲!”这些不单单是写在纸上的文字,也是英烈们终身践行的崇高理想和坚定信念。他们的爱国主义情怀通过家书传递给了他们的家人,也带进了他们的家风中,激励着子女后代继承遗志,继续为祖国而奋斗。
如今海晏河清,国家富裕祥和,百姓安居乐业。我们更要记住那些为了国家独立、民主而抛头颅、洒热血的英烈们,继承他们伟大的爱国精神,将爱国主义情怀带进我们自己的家风之中。
家风的形成,不仅仅在于家长用语言教育子女,更在于家长用实际行动影响子女。将爱国主义情怀带进家风中,家长首先要有民族自豪感,有理性的爱国行动。
家长可以运用日常生活中的点点滴滴,随时随地对子女进行爱国主义的熏陶。例如,可以通过家里的照片让孩子看到祖国几十年来的发展变化,有意识地激发和培养孩子的民族自豪感;可以在带孩子出游时加以引导,在感受祖国不同地区和不同民族的风土人情的同时,感受祖国疆域的辽阔和祖国河山的壮美;还可以通过讲述家里长辈的亲身经历,让孩子了解过去的中国和现在的中国,用真实的情感去感染孩子,在他们幼小的心灵中种下爱国主义情怀的种子,从而使爱国主义不只是家庭教育里的一句口号,而是成为家庭中生生不息、薪火相传的不朽精神。
当年,在中华民族危亡的时刻,中国人民的爱国热情像火山一样迸发出来,“四万万人齐蹈厉,同心同德一戎衣”,全体中华儿女众志成城、共御外侮,谱写了惊天地、泣鬼神的爱国主义篇章。今后,共同的爱国家风也必将让千千万万家庭携手前行,一起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