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日,记者从广东海洋大学获悉,该校“南海渔业资源监测和评估中心”自主研发共享船载北斗模式的渔获采集终端,首次在南海实现了两大成果:大规模渔船生产信息实时动态采集、南海深海鸢乌贼渔船预报,为南海渔业维权提供了大数据服务。
在国家开发南海的宏观战略指导下,“南海渔业资源监测和评估中心”继承该校水产学院80多年南海渔业生物资源和捕捞技术相结合的研究传统,立足南海,服务渔业,利用先进的北斗卫星系统,研发了船载渔获采集终端,创立了融合北斗动态采集、渔港抽样调查、海上定点调查和海洋遥感等数据综合分析技术,构建了北斗渔业信息大数据分析平台,实现了大面积同步调查评估深海渔业资源、渔船产量实时显示和鸢乌贼渔场预报。
该中心突破了大面积同步调查评估渔业资源技术瓶颈,创立了基于混沌的图像加密算法,综合海洋环境、渔港调查和动态采集多种数据,构建了北斗渔业信息大数据分析平台。
目前,北斗渔业信息大数据分析平台已发展至南海三省区(广东、海南、广西)140多艘渔业信息动态采集船,涵盖单拖、双拖等六类渔船,推广运用于渔业企业的远洋生产管理,引领了南海鸢乌贼及大型金枪鱼产业的建立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