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记者从吴川黄坡镇沙岗志愿消防队获悉,这支义务消防队始建于清光绪十七年(公元1891年),于1984年重建,至今已有120多年历史。该消防队一直秉承“守望互助、服务乡邻”的理念,其不计报酬、闻火而动的救援精神,得到当地群众的好评。(12月13日《湛江日报》)
吴川黄坡镇在历史上以制作烟花爆竹闻名,曾是闻名遐迩的“炮竹之乡”。120多年前,为了应对“炮竹之乡常火烛”的困局,当地村民组建了志愿消防队,守望互助,服务乡邻。自1984年重组以来,沙岗志愿消防队扑灭各类火灾200多次,出动万余人次,成功搜救30多人——这一份炽烈如火的担当,令人敬佩;这一份闻火而动的坚持,令人敬佩;这一份赴汤蹈火的勇气,令人敬佩。而更令笔者感到必须为这支志愿消防队点赞的,是其与时俱进的意识。
大火无情,这是常识。火灾的原因有很多,有的是人为,有的是系统故障,有的是自然灾害,但无论是什么因素造成火灾,其往往会构成巨大的威胁,轻则财务损失,重则危害生命。特别到了秋冬季节和春节、清明等火灾易发节日,消防队员往往会异常繁忙,这时,如果当地有志愿消防队能从旁协助,那么对于救火防火而言,无疑都是一大助力。经过多年的发展,沙岗志愿消防队如今已拥有了2辆消防水罐车、3台消防泵浦和1000余米消防水带及相关辅助设备,而且每天24小时有人值班,人数已达280多人——如果每个镇村都有这样一支义务消防队,那么对于防火救火自然更有把握。从这一层面而言,沙岗志愿消防队就值得点赞,值得各地学习借鉴。
而更值得点赞的,是沙岗志愿消防队与时俱进的意识。时代在发展,不说比起120年前,就是比起1984年重组之初,如今的火灾情况往往更复杂,扑灭的难度也更大。如此一来,救火自然也就更加危险。如果沙岗志愿消防队仍然用上世纪八十年代的理念、方法和设备去救火,那么恐怕不仅扑灭不了火灾,反而会让自己身陷危险。而沙岗志愿消防队不仅先后制定了一系列与时俱进、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还定期请吴川市消防大队给予业务指导,或派员进驻消防大队进行集训,定期与消防官兵开展联勤联训等。经过这一系列的措施,沙岗志愿消防队的队员们自然也就有了更好的保护自身安全、辅助火场救灾的能力。也只有这样,在镇村设置志愿消防队才能紧紧守住“安全”这个底线和基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