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一级作家、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洪三泰代表家人参加12日在北京召开的首届全国文明家庭表彰大会,受到习近平总书记的亲切接见,近日,洪三泰载誉归来,激动地和大家分享了这一喜悦的心情。
“这个‘全国文明家庭’的称号太有分量了!我个人和家庭曾获过不少荣誉,但从来没有感到如此激动和自豪,这是我们整个大家庭的荣耀。”作为粤西唯一一个获得首届全国文明家庭荣誉的家庭,洪三泰说,在北京参加完表彰后便第一时间给远在遂溪县乌塘镇芳流墩村老家的母亲和家人打了电话报喜,母亲也非常高兴。
让好家风传承下去
“此次北京之行让我感受很深,有好家风,才有好国风,才能凝聚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磅礴力量。”洪三泰深有感触地说,全国总共4亿多户家庭,仅300户最终被评上,而广东3000多万户家庭,这次只选上了13户,作为粤西唯一一个获得首届全国文明家庭荣誉的代表,他在感到自豪的同时也深感责任重大。“湛江正在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我们更应当大力支持,助力创建成功。我们要将荣誉化作动力,把好的家庭教育传承给下一代。”洪三泰一边娓娓道来,一边将在北京领回来的荣誉证书等拿出来向大家展示。
两个文明家庭续写前缘
洪三泰讲起了此次在北京期间发生的一件感人故事。
年仅21岁的深圳市公安局罗湖巡警大队一中队机动分队民警陈文亮在1997年抓捕犯罪嫌疑人时身负重伤,成为“植物人”,至今昏迷不醒。陈如豪、吴清琴夫妇19年如一日地照顾儿子吃喝拉撒,给儿子翻身擦背、推拿按摩。从未要求任何特殊照顾,还积极为支援家乡建设、抗震救灾等捐款捐物达12万元,陈如豪、吴清琴被誉为“挺起英雄脊梁的至美双亲”。
2004年,洪三泰曾为素不相识的陈文亮写下《为了英雄醒来》一诗。出乎洪三泰意料的是,在此次全国文明家庭表彰大会上,和他一同站在领奖台上的,还有陈文亮的父亲陈如豪。在颁奖仪式完了以后,陈如豪找到洪三泰并紧紧握住了他的手。“我找了您20年,现在终于见到了!”陈如豪激动地说,20年来,洪三泰写的诗仍挂在儿子的房间里,尽管儿子仍然昏迷不醒,但他经常朗读这首诗给儿子听,而自己读完常常泪如雨下,这首诗也成了他的精神支撑。全国各地很多记者到他家采访时,看到那首诗也是深受感动。
陪伴了这个家庭十多年的诗歌,尽管陈如豪知道作者的名字,但从未有机会相见,而此次在全国文明家庭表彰大会的名单上,他赫然发现了洪三泰的名字。“虽然多年素未谋面,但我们全家都很感谢您。”陈如豪言语中充满了感激之情。
洪三泰也深有感触,他没想到自己多年前写的一首诗,竟然让两个文明家庭紧紧联系到了一起。他让陈如豪把所有关于陈文亮和陈家的报道、资料搜集好交给自己,他说:“我一定要为文亮和你们创作新的作品,衷心祝福他能像我2004年写的诗中那样——‘当有一天,阿亮重新站了起来,接第一个电话就是110报警,他第一个行动一定是风驰电掣,去捍卫生命!’”
传播真善美铺展文明之路
“有了‘小家’的美满,才有‘大家’的和谐。作为家中长子,今后我会以身作则,一如既往地带头孝敬母亲,珍惜荣誉,争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者、中华优秀传统美德的传承者,为下一代树立榜样。”洪三泰说。
93岁的林雪平注重言传身教,以“德为重孝为先,和为贵勤为本”的家训和“自強不息、艰苦朴素、团结和谐”的家风教育引导子女,鼓励子女奋斗成才,家中出了洪三泰、洪三川、洪三河、洪江4位作家兄弟,儿孙中有24人从事文学创作,成为文坛佳话。而在浓厚氛围的熏陶下,如今这个圈子越来越大,洪三泰还打算带动身边人继续精心创作,特别是吸引更多年青一代加入写作行列。洪三泰说,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加入了他们的大家庭,在分享写作的同时,文明和谐之风也在周边家庭传承开来。
洪三泰说,由几代人共同参与、自发创作的《洪家诗刊》,已经出了七期了。而第八期他打算以这次全国文明家庭表彰为主题,用更多的作品传播真善美,凝聚正能量。“湛江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离不开每个家庭的共同参与和努力,我愿意通过写文章、参加报告会等各种渠道广泛宣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用更多作品掀起文明之风,铺展文明之路,为湛江创文出一份力。”洪三泰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