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冬日暖阳的照耀下,市区的观海长廊迎来了一群群“小精灵”——数千只红嘴鸥或展翅翱翔,或水边嬉戏,或滩涂栖息,或低头觅食,吸引大批游人和市民观看。 (12月16日《湛江日报》)
16日,《湛江日报》的封面放了一张大批红嘴鸥在霞山观海长廊对开海面上盘旋嬉戏的大照片,令人眼前一亮。18年来,这些湛江人的“老朋友”每年都会如约而至。有“朋”自远方来,湛江人满心欢喜,欢喜的不仅是这些红嘴鸥为美丽的滨海城市增添了一道靓丽的风景,更是证明我们在发展中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路子是正确的、值得的。与“老朋友”的相约,既是湛江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体现,也有赖于近年来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有力支持。
天育物有时,地生财有限,而人之欲无极。解决人类无限需求与资源有限供给之间的矛盾,事关发展能否持续,事关人与自然能否和谐共生。当前,湛江正瞄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建设环北部湾中心城市的目标,奋力加快发展步伐。在追求发展的过程中,湛江人早就认识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道理,提出了“既要经济崛起,又要蓝天碧水”的口号,在湛江人心目中,“湛蓝的天、湛蓝的海”是最值得骄傲与自豪的。近年来,在“三个城市”的推进中,湛江人对于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
对“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之间的关系的认识,一般能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用“绿水青山”去换“金山银山”,一些发达地区走的就是这条路子,不考虑或者少考虑环境的承载能力,一味地去索取资源;第二个阶段,是既要“金山银山”,又要保住“绿水青山”,这时候经济发展和资源匮乏之间的矛盾已经开始凸显,人们也意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第三个阶段是认识到“绿水青山”能源源不断地带来“金山银山”,生态优势变成了经济优势,形成和谐统一的关系。当前的湛江,便是处于第二个阶段并积极地向第三个阶段迈进。正因为湛江人已经认识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所以我们会向勤俭节约、绿色低碳、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转变;正因为我们已经看到了生态优势与经济优势之间的转化促进,所以我们会每年开展“双百日行动”,把爱鸟护鸟当成一项重要工作来抓。而这些“老朋友”及其子子孙孙每年如约而至,就是对我们努力付出的最好褒奖。
未来,我们还要在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上继续努力,积极构建完善合计含量高、资源消耗低的产业结构,推动绿色生产方式,从根本上缓解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之间的矛盾,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建设环北部湾中心城市的征程中,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动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现代化建设新格局早日形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