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湛江云媒账号

大力推进诚信社会建设

2016-12-23 10:55 来源:湛江日报 作者:关月

姐姐将亲弟弟及其前妻告上法庭“索债”,到底是“明算账”还是“有隐情”?日前,湛江市中级人民法院对一宗借贷关系纠纷作出终审宣判,认定案件为虚假诉讼,驳回原告诉讼请求,并处两名恶意串通人各罚款1万元。这是我市法院对虚假诉讼行为开出罚款决定书的首例案件。 (12月22日《湛江日报》)

22日,《湛江日报》同一版面刊登了两则新闻,令笔者感触良多:其一,是一男子出轨导致婚姻破裂,为了不让前妻依法获得共同财产,伙同其姐姐提起虚假诉讼,无耻之极,所幸最终为法院识破,我市法院也开出了对虚假诉讼行为的首例罚单;其二,是一名公交司机反映,常遇到有人冒用残疾证“长青卡(老人卡)”,占便宜“蹭车坐”。两则新闻都指向了同一问题——诚信缺失。

“诚信”并非新鲜话题,这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可谓耳熟能详。然而,知易行难,生活生产中诚信缺失的现象相当普遍:食品安全问题层出不穷,一些企业制假售假,个别人员“辟谣”却成了“圆谎”。更有甚者,唯利是图、不择手段,一再触碰法律和道德的底线,肆无忌惮地践踏诚信。报道中,出轨男子伙同其姐姐企图以虚假诉讼剥夺前妻合法权益的行为,十分下作,更无任何诚信可言。法院依法对两名无耻之徒开出虚假诉讼首例罚单,更是向广大市民表明了我市推进诚信社会建设、严惩失信违法行为的决心。

有人或许会说,“失信”只关乎道德,不必如此大张旗鼓。这种观点是十分错误的。作为市场经济的基石,信用是最大的社会资本。诚信缺失,已经成为经济社会运行的梗阻和看不见的软肋。有些地方官员或许会感到困惑,明明诸多优惠政策出台,为什么依然引不来投资客、留不住建设者?其根源,在于营商环境不善,而其中的重要因素,是诚信建设的落后。有的企业无视商业信誉,以次充好、短斤少两,明明干着损人利己的事却厚颜无耻大呼“冤枉”;有的企业违背经济活动规则,言而无信、视合同为儿戏;更有甚者,罔顾他人生命财产安全,偷工减料,人前检查是一套,人后偷摸另一套……种种失信现象与违法行为,不仅扰乱了正常经济秩序,也在变相危害着当地的投资营商环境,危害不容小觑。

正因如此,大力推进诚信社会建设是势在必行,而且要在政务诚信、商务诚信、社会诚信、司法公信等重点领域大步迈进。诚信社会建设并非一日之功,要有顶层设计,更要有基层落地。惩治失信的举措必须严格落实,惩治失信的重拳必须不留情面,惩治失信的对象必须没有特例。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做到“让失信者寸步难行,让守信者一路畅通”;只有这样,才能让失信的成本远远高于守信的成本,某些人才不会为了省几个钱而去践踏诚信。

人无信不立,国无德不兴——这正是诚信被纳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深意所在。大力推进诚信社会建设,无论对市场经济发展还是文明城市建设,都有着极为重要的长远意义。希望这两则报道能成为一面“镜子”,让更多人看清“失信”的代价、看懂“诚信”的价值。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湛图片

  • 深中通道背后的“湛钢力量”
  • 雷州工业“组合拳”真劲!
  • 徐闻海上风电300兆瓦增容项目桩基础施工全部完成
  • 麻章区举办“我心目中的红树林”青少年绘画作品展览
  • 广前研学基地正式开园 湛江日报社大型军旅夏令营火热招募
  • 震撼!超级工程深中通道正式通车
    热点新闻排行
  • 月点击
  • 周点击
  • 日点击
  •   
数字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