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记者从湛江市公安局召开打击网络谣言专项行动新闻发布会获悉,自今年我市公安机关开展代号为“安网2016”的网络安全专项治理行动以来, 共查处网络造谣、传谣案11宗,其中刑事案件1宗,行政案件10宗;对编造、传播谣言信息的网民刑事拘留1人,行政拘留3人,罚款7人,教育训诫36人。(12月23日《湛江日报》)
“出租屋内买卖小孩器官”“湛江将发生地震”“交警查车摔死小孩引发世界大战”……网络造谣者以子虚乌有的谣言吸引公众关注,引导舆论,制造恐慌,当真无法无天。严厉打击网络造谣传谣,是建设“平安湛江”的重要内容,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所在,市公安机关开展打击网络谣言专项行动,正当其时,大快人心。
曾几何时,网络成为造谣者、传谣者横行无忌的天堂。有的人认为网络是虚拟世界,编造、传播虚假消息警察也查不到,可以不负任何责任。特别是微信等社交平台的广泛应用,个人公众号大行其道,更让不少居心叵测者钻了空子,找到了造谣传谣的新渠道。一些人,抱着“好玩”的心态,为了制造轰动效应提升围观人气,不负责任地散布谣言,自以为这很威风,殊不知却严重影响了社会的治安稳定;一些人,不怀好意地制造社会“阴暗面”,如“交警查车摔死小孩”等谣言更是带着浓浓的泄私愤图报复的味道;更有一些人,抱有某些不可告人的目的,故意抹黑城市建设成果,企图通过煽动民情制造社会混乱。不严厉打击这些网络造谣者,就无法保障社会的和谐稳定,就无法构建真正意义上的“平安湛江”。
网络谣言是“社会毒品”,其毒性之强、蔓延之快,不得不防。今年以来,笔者在微信上几乎每月都要看到七八条网络谣言,这些网络谣言大多是“标题党”捏造出来的“阴暗新闻”。而“阴暗新闻”就如同毒品一样令网民“上瘾”,越看越想看,越看越沉迷,甚至忽略了身边真实存在的“真善美”“正能量”,把网络中虚构的“假丑恶”“阴暗面”当作了普遍的“真实”,把那造谣者奉为“揭露真相”“抨击权贵”的“英雄”——从这个角度看,网络谣言的危害丝毫不亚于“黄赌毒”。市公安机关专项行动查处的11宗造谣、传谣案,恐怕只是网络谣言的冰山一角。
网络谣言影响之广、危害之大,不容轻视。打击网络造谣、传谣,必须有效地运用法律武器,大张旗鼓地处罚一批、教育一批,以正视听。同时,也要从源头抓起,把网络管理纳入法治轨道,把互联网办成真正的“安网”,对于屡教不改、反复散布传播谣言的造谣者、传谣者,要一查到底,要不留情面,要从严处罚。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把造谣、传谣的歪风邪气压下去,还网民一个干净、无“毒”的互联网世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