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日,雷州松竹镇苏奈村宴请全村60岁以上老人,同时公布实施《苏奈村文明公约》。“有好家风才有文明村风,家庭文明才能村庄文明。”村干部陈祥美说,公布实施苏奈村文明公约,希望广大村民弘扬新时代家风文化,重视发挥家庭教育的基础作用,让尊老爱幼的道德风尚和邻里和睦共处蔚然成风。记者了解到,下一步,该村将推出“家规家训”、“道德评议”进农家等系列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引导群众知荣辱、明是非,共建和谐文明村庄。(12月24日《湛江日报》)
好家风不但能促进家庭和谐,让子孙受益,也能助推农村的文明与进步。但不可否认,现在一些农村由于家风的道德约束力弱化,一些家长沉迷于赌博及私彩中,个别家庭出现争吵不断、不赡养老人、赌博酗酒、好吃懒做等现象,连累子孙。很多人担心,长此以往,不良家风会蔓延,不断传染周围,给村风造成负面影响。因此,在农村培育好家风,以促进村风的好转,是新农村建设的要求。可喜的是,现在我市不少新农村正顺应这种要求,制订实施类似《苏奈村文明公约》等等行为规范,给村民施予他律,以家风促村风,共建和谐文明村庄,给其他农村培育好家风提供鲜活经验。
笔者以为,好家风如涓涓细流,承载着希望,蕴含着生机。而好家风只有植根于日常生活中,才能焕发出强大的生命力,助推文明村风建设。基于此,村干部和家长要坚持躬行,严于律己。实践证明,在建设新农村、培育文明村风的背景下,如果村干部不能管好自己,写得再好的文明公约也会沦为“一纸空文”;如果家长不改恶行、固守陋习,孩子往往会效尤,负能量就因此越传越远,累及村风。这样说来,村干部和家长应做自觉遵守文明公约等行为规范的表率,提高自身修养,注意言行举止,教育家人,启迪后人;要讲好家风故事,带头践行好家风,做孝敬老人、尊老爱幼、夫妻和睦、和谐邻里的模范,成风化人,为文明村风建设培土夯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