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湛江云媒账号

“数字化城管” 能带来更多幸福感

2017-01-02 10:50 来源:湛江日报 作者:龙飞腾

市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从今年3月试运行至今,每月收到的工单数从4281件上升到如今的14090件,提升了2.29倍,办结率也达到了试运行时期的2倍——这是昨日记者从市城市综合管理局获悉的消息。 (2016年12月29日《湛江日报》)

“日前,霞山区某路段一个雨水箅子被损毁,通过市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的运作和调配,仅仅40分钟后,损毁的雨水箅子就被及时更换”——通过《湛江日报》报道开头的这个小小事例,我们便能充分了解到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的高效,因为,“过去同样的事情需要数个小时甚至数天才能解决”,如果没有人发现或者发现的人不上报,损毁的雨水箅子或许会永久地保持“损毁”的状态。从这个角度而言,城市管理的数字化升级十分必要。

看一个城市的繁华,就看它的璀璨夜景;看一个城市的文明,就看它的公共设施。沙井盖丢失无人问津、路灯不亮无人来修、自来水管漏水爱理不理、街上垃圾臭气熏天……这些“小问题”往往要通过投诉,引起媒体关注,得到相关部门批示才得以解决。国内不少城市都因这些潜在的公共设施隐患深受困扰,这些“小问题”直接影响了当地民众的幸福感与获得感。而要解决这些“小问题”,数字化城市管理新模式无疑是当前的最佳答案。

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的最大魅力,就是通过现代科技手段“精准定位”,让许多过去的“老大难”问题迎刃而解。还是回到一开始的例子当中,为什么过去要数天才能解决的问题如今只需40分钟就能得到有效解决呢?因为在这套数字化管理系统中,“城市零部件”是编码监控、网格管理的,也就是说,当一个“部件”出现问题时,我们可以通过查网格、找编码快速准确地将其定位,因此在效率上实现了质的飞跃。不仅如此,在派单派工的过程中,实际上也是清晰明确各相关部门单位之间各自职责的一次“精准定位”,从而解决了过往“大家都在管”权责模糊的尴尬。

除了精准定位,“数字化城管”还有另一大特点——互动参与,这是很多国内发展领先城市目前都难以做到的一点。由市城市综合管理局主导开发的“全面城管”APP,成为了沟通市民与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后台的一道重要桥梁。当市民发现问题后,可拍照通过该APP上传到系统后台,后方工作人员就能通过编码定位准确地输出给前方的工作人员去处理,而处理的结果还会反馈给市民,市民对城市管理的参与度和互动率得到了极大提高,人人都是“城管”,人人都是城市管理“主人翁”。而且在这一参与的过程中,发现问题、派工、处置、反馈这几个重要步骤形成了“闭合环路”,市民在其中还扮演了“监督者”的角色。

从某种程度上说,数字化城市管理新模式不仅是公共服务的与时俱进,更是社会管理理念的一次升华,其中透出了浓浓的民生关注与温馨细节。数字化城管,瞄准的大多是城市“小部件”出现的“小问题”,管的也大多是事关百姓利益的“小事”,但正是这种精准定位、快速反应、互动参与,让市民感受到了公共服务的善意和诚意,从而拥有更多的幸福感与获得感。

期待相关部门能坚持创新,开动脑筋补足短板,以更多人性化的新举措为老百姓带来更多新利好。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湛图片

  • 深中通道背后的“湛钢力量”
  • 雷州工业“组合拳”真劲!
  • 徐闻海上风电300兆瓦增容项目桩基础施工全部完成
  • 麻章区举办“我心目中的红树林”青少年绘画作品展览
  • 广前研学基地正式开园 湛江日报社大型军旅夏令营火热招募
  • 震撼!超级工程深中通道正式通车
    热点新闻排行
  • 月点击
  • 周点击
  • 日点击
  •   
数字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