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闻县迈陈镇粮所退休职工欧銮被评为第五届“湛江好人(助人为乐好人)”,实至名归。
1987年,欧銮在徐闻县西连镇粮所工作时,偶然认识了非亲非故的樊芝祥老人。当看到老人徒手搬运75斤粮食时,欧銮于心不忍,当场与老人商定,以后发粮,由他骑车将粮食送到老人家中。1990年,欧銮调到迈陈镇粮所工作,他仍然每天骑摩托车去看望照顾樊芝祥老人。两地相距约15公里,26年来,欧銮每日往返两地的总路程至今已经超过26万公里——时间与距离都可衡量,但这份厚重的坚持背后的助人为乐、仁义大爱无法衡量。
欧銮,一个平凡的人,以他26年的坚持和承诺,生动地诠释了什么叫助人为乐,也为我们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树立了身边的、可敬的榜样。
不知从何时起,有的人开始用经济学思维来计算助人为乐的成本,认为助人为乐不仅得不到收益,而且还会惹一身麻烦。在这种思维的影响下,当有人需要他人帮助时,即便那些想帮忙的人也会产生顾忌,不敢伸出援手。但是,从欧銮照顾老人事件,到徐闻的两位渔民蔡赤和蔡放两兄弟救起6名落水船员,还有《湛江日报》报道的众多见义勇为、助人为乐的事迹……我们看到了“助人经济学”思维的溃败,看到了助人为乐传递的社会正能量。
助人为乐的价值就在于它可以在你需要时,不期而遇地为你雪中送炭。助人为乐本身很简单,有时就是一个坚持和承诺,就是一个小小的举动,如在路上见到有困难的流浪者,在上下楼梯遇到行动不便的老人,在贫穷的孩子面前,给予他们一个小小的帮助。或者,我们无法像欧銮一样亲力亲为去帮助社会中需要帮助的人,但我们可以用很多形式,用各种各样的言行,去表达我们的助人为乐之心。欧銮的事迹更多的是告诉我们社会需要的是温暖、和谐。我们应该努力学习他这样善意的行为,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把社会当成一个大家庭,用最善良的举动去温暖身边的一切。
在一个社会里,他人的帮助,犹如空气一样,你我都需要。在经济转型和社会转型加速、观念日趋多元化的时期,特别在湛江市创文的关键时期,助人为乐更有其重要意义和价值。助人为乐,可以形成一股强大的推动力量,推动着我们的社会更加幸福、平静、温润、文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