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湛江云媒账号

精准帮扶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017-01-19 09:16 来源:湛江日报 作者:龙飞腾

    新年伊始,坡头区官渡镇山嘴村村民陈国一家子终于盼来了不一样的新年,正准备搬进新家,宰鸡宴请亲朋。(据1月17日《湛江日报》)

    坡头区官渡镇山嘴村村民陈国一家新年搬新屋,得益于该村扶贫单位的精准帮扶。扶贫济困是我们的社会美德,也是精神文明的良好体现。而新时期的精准扶贫,不仅是缓解贫困、实现共同富裕的内在要求,也是我市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过程中必须打赢的攻坚战。更值得注意的是,精准扶贫的过程,就是践行与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过程。

    新时期的精准扶贫能否取得成效,关键就在“精准”二字。而陈国一家喜搬新家,正是我市精准扶贫工作的一个精准施策的例子、一个有效帮扶的缩影。

    要做到精准帮扶,精准识别是前提。谁是真正的贫困户?根本的致贫原因是什么?这些都是在精准识别中不可忽略的问题。而且,识别贫困户的过程要公开透明,让广大群众参与其中,将识别权交给基层群众,让同村百姓按他们自己的“标准”识别谁是需要帮扶的贫困户。可以说,山嘴村的精准识别工作是十分到位的,从报道中的两个细节就可以看出。其一,是村干部对陈国家旧屋的描述——“这房屋是我出生那年建的,43年了,已成为了危房。”这足以证明扶贫工作组与村干部对陈国家情况十分熟悉,也清楚明白陈国一家搬新家的渴望是十分强烈的。因此,才会“大家合力赶在今年春节前建好”。可以说,这新年搬新家绝非什么偶然,而是扶贫工作组与当地政府有计划地为陈国一家送上的“新年礼物”。其二,是当地村民对陈国一家要搬新屋很清楚,“村民经过时会抬头看一看,都说,陈国要搬进新屋过春节了”。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当地扶贫识别工作的透明与公平是得到村民认同的。

    精准识别之后,关键是要精准施策。精准识别是为精准施策作铺垫、打基础的。但精准识别之后,能否真正收到扶贫之效,还需看施策是否做到了“对症下药”。而在帮扶陈国一家的例子中,处处都闪耀着“精准”的亮点——陈国抽空到附近打临工赚钱;为陈国妻子装上义肢,联系佛山一家制衣公司,送她去厂里打工;与当地政府合力,全力帮助陈国一家建新房……这些举措,无疑在帮陈国一家找“出路”的同时也铺好了“后路”。解决了危房这个最大的难题,让陈国夫妻都能外出打工自食其力,无疑在为这个家庭消除后顾之忧的同时,也注入了源源不断的脱贫动力。对于一个家庭来说,这才是真正的“造血”。

    还有一点需要特别提出的是,在精准帮扶陈国一家的过程中,扶贫工作组充分调动起了各方力量,起到了全社会共同出力帮扶的效果。“佛山市政府划来了1万元扶贫资金,扶贫工作组根据政策争取专项资金4万元,镇政府、村委会支持一点,陈国的亲戚朋友也借了一点,大家合力要赶在春节前建好新房,好让陈国一家住上新房”——这一番努力,不仅为陈国一家筹足了建房款,也在无形中开展了一次极佳的社会扶贫宣传,在当地散播了扶贫济困的正能量,宣扬与践行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文章开头所描写的“村民经过时会抬头看一看,都说,陈国要搬进新屋过春节了”就很好地反映了这一点。村民这“看一看”“都说”,是替陈国一家高兴,是对精准扶贫的认可,是友善、和谐等正能量的彰显。

    新时期的精准扶贫,任重而道远。希望各扶贫工作队都能从陈国一家的例子中吸取经验,确保对象精准到户、措施制定到户、成效显现到户,让贫困户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征程中不掉队,在精准扶贫中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湛图片

  • 深中通道背后的“湛钢力量”
  • 雷州工业“组合拳”真劲!
  • 徐闻海上风电300兆瓦增容项目桩基础施工全部完成
  • 麻章区举办“我心目中的红树林”青少年绘画作品展览
  • 广前研学基地正式开园 湛江日报社大型军旅夏令营火热招募
  • 震撼!超级工程深中通道正式通车
    热点新闻排行
  • 月点击
  • 周点击
  • 日点击
  •   
数字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