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湛江云媒账号

在送温暖中释放“友善”正能量

2017-01-25 16:06 来源:湛江日报 作者:关月

    连日来,徐闻县委主要领导深入农村、厂矿、农场,对敬老院的老人、特困户、孤儿等弱势群体分别进行了慰问,给他们送上节前温暖。(1月19日《湛江日报》)

    年近岁晚,我市各地纷纷开始组织迎春送暖,广大党员干部、爱心人士、志愿服务者对敬老院的老人、特困户、留守儿童等弱势群体分别进行了慰问,给他们送去节前温暖。而在这过程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友善”的内涵得到了有力践行,其所释放的正能量令人心生振奋。然而,尽管迎春送暖活动频繁,但接收到慰问帮扶的弱势群体毕竟还是少数,还有不少社区中、乡村间的独居老人、留守儿童、失独家庭尚未被温暖所及。如果广大市民都能行动起来,自觉参与到送温暖的行列,就从关心邻居开始,那么这份“友善”的正能量必定能实现“全覆盖”“零死角”。

    友善即与人为善,要求人们善待亲友、他人、社会、自然。善待亲人以和谐家庭关系,善待朋友以凝结牢固的友谊,善待他人以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善待自然以形成和谐的自然生态。友善是公民优秀的个人品质,是构建和谐人际关系和社会关系的道德纽带,是维护健康良好社会秩序的伦理基础,更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核心价值观的重要组成内容。

    有的人或许会感到困惑,天天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但对于“24字”感到的只是空泛的慨念。其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在我们的身边,而“友善”就是我们最力所能及、最能普遍参与的其中一项。我们自小就被教育“不与陌生人说话”,有的人宁愿天天低头看手机,也不愿抬起头来与身边的邻居打招呼。久而久之,邻里之间就形同路人,明明相隔甚近,却似远在天边。这种情况,对于整个社会而言,存在着极多不利因素。它不仅会削弱公众参与群体生活的积极性,还会让独居老人、失独家庭、留守儿童等群体更感孤独。每逢佳节倍思亲,对于这部分群体而言,“春节”二字无疑代表着孤独与寂寞。要扭转这种局面,单单靠部门单位、爱心人士上门派发慰问品和慰问金是无法做到的。只有让广大市民都参与到送温暖的行列中来,大家都自发地关心邻居,关心独居老人、失独家庭、留守儿童这些弱势群体,社会中的“友善”能量才能越聚越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才能愈益彰显。

    如何才能动员广大市民参与到送温暖的行列中去?街道办和居委会应该在其中扮演起组织者的角色,与爱心志愿服务者一起,采取“志愿者带头+社区覆盖+邻里互动”的模式,主动作为去构建和谐社区。志愿者可以分散到每个社区中去,带头组织起社区慰问团,让每个社区的居民参与其中,走家串户送慰问、送温暖。如能这样,相信湛江大地必能充盈“友善”的正能量。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湛图片

  • 深中通道背后的“湛钢力量”
  • 雷州工业“组合拳”真劲!
  • 徐闻海上风电300兆瓦增容项目桩基础施工全部完成
  • 麻章区举办“我心目中的红树林”青少年绘画作品展览
  • 广前研学基地正式开园 湛江日报社大型军旅夏令营火热招募
  • 震撼!超级工程深中通道正式通车
    热点新闻排行
  • 月点击
  • 周点击
  • 日点击
  •   
数字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