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热闹闹的春节长假已划上了句号,但浓浓的“年味”仍缭绕在我们的身边。纵有万般不舍,广大上班族都要收起“玩心”,抖擞精神,回到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如何快速关闭“春节模式”,实现“满血复活”,关键在于生活工作要“在状态”。
春节过后,总有那么一些人生活工作还停留在“春节模式”,出现节后懒散现象。他们对春节假期的悠闲和轻松念念不忘,或徜徉在游山玩水的舒适中,或沉浸在与亲友相聚的欢乐里,致使工作生活仍停留在过年状态,“身在曹营心在汉”。之所以出现这种现象,都是“节后综合征”在作怪,以“歇大了”的状态回到工作岗位上,难免会出现不适应的情况。
节后生活工作要“在状态”,首先要自我调整好身心。我们要主动从“休闲”状态中走出来,保证充足睡眠、适量运动和清淡饮食。可根据自身实际看一本好书,听一首雅乐,远离大鱼大肉和过量饮酒,使精神和身体都逐渐回归常态,从而提振精气神。“一年之计在于春”,为了讨个“好彩头”,节后上班族不妨对自身工作生活作出规划,为新的一年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节后生活工作要“在状态”,还要责任心全程“在线”。节后机关部门单位要避免出现“缺岗少位”、服务心不在焉,如工作人员不到岗或中途离岗、对前来办事群众不理不睬等现象。因此,机关单位应抓好节后纪律监督,令工作人员把放松下来的精神集中起来,做到人到岗、心到位,以饱满的热情和高度的责任心投入工作中去。
闻“鸡”起舞不等闲,节后我们在工作上应“在状态”,如此才能在新的一年开好头、起好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