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湛江云媒账号

老农笑哈哈:亩余淮山 收入过万

2017-02-09 10:20 来源:湛江日报 作者:赖寒霜 通讯员黄木贵

一亩农作物收入万来块钱,对现代农业园地来说或许不算什么,但对居住在坡头区官渡镇笔架岭山嘴村的老农陈土华来说,这却是他们一家新年的第一笔大收入——

老农陈土华挖出硕大的淮山薯,满心欢喜。 记者 赖寒霜 摄

“竖”在地里长得欢

8日,坡头区官渡镇笔架岭山腰的晨雾刚散开,居住在山脚下的山嘴村老农陈土华就开着摩托车,沿着新建成的水泥路来到离村不远的岭头垌,收挖种在田里的一亩多淮山薯。

陈土华的儿女们都长大外出务工了,家里的2亩来地靠他们夫妻俩来耕种,去年6月种下的一亩多淮山薯,到今年春节前就开挖上市。陈土华说,应节淮山薯价格好,能多赚点钱。

记者来到时,地里已翻开了一片,潮湿的田地上,摆放着一根根刚挖出来的肥硕淮山薯。60多岁的陈土华,先是吃力地挥锄把淮山薯边的泥土挖开,然后用刀竖着往下刨,直至把长长的淮山薯完整地挖出来,然后用手把附在上面的泥土一点点去掉,这样,一根带着泥土清香的淮山薯就“横空出世”了。

田头是一小堆横放着的淮山薯,最大的一根有四五斤重。陈土华称,按现在的市场价,一根值10多20块钱呢。

村子种有100多亩淮山薯,正在陆续收获上市。陈土华夫妇是村子里的老农,种地是一把好手,虽然没有什么种植新技术,但凭老经验,夫妻精心呵护,他们的淮山薯长势很好。

“横”进市场赚大钱

上午10时,陈土华把挖出来的150多斤淮山薯整齐地横放在摩托车后架上的塑料筐里,准备送到官渡镇或龙头镇的市场出售。他说,春节价格好,节前几天是五六块钱一斤,现在也有四块,这一筐送到市场卖给菜贩子,收入能有六七百块,心里很高兴。

在陈土华身后,1.4亩淮山薯已基本挖卖完了。“这就是‘开门红’。”村干部陈世华笑了。他介绍,山嘴村位于笔架山下,人多地少,农业生产落后,以前大家种香蕉,都失败了。近几年有的村民改种薯山淮,应节上市,效益都很不错。陈土华一家2亩来地,除了种点水稻,每年都种淮山薯。他的1亩多淮山薯春节前就开挖,直至现在基本挖完了,价格比平时好,亩产不低于3000斤,收入1万来块,而一亩投入成本仅几百块,赚了不少。

春寒料峭,垌田里开始长出绿色嫩草,许多翻开的土地等待着春种。陈土华信心满满:开春了,有了这笔收入,接着又购买种苗肥料种花生,收了花生再种淮山薯,只要勤劳,山沟村民的日子,还是能过得好。

【链接】淮山薯

又称薯蓣、山药,是人类食用最早的植物之一。早在唐朝诗圣杜甫的诗中就有“充肠多薯蓣”的名句。其块茎肥厚多汁,又甜又绵,且带粘性。根据山东省农科院对薯蓣的化验结果,其块茎中平均含粗蛋白质14.48%,粗纤维3.48%,淀粉43.7%,糖1.14%,钾2.62%,磷0.2%,钙0.2%,镁0.14%,灰分5.51%,铁53.57ppm,锌29.22ppm,铜10.58ppm,锰5.38ppm。人类所需的18种氨基酸中,薯蓣中含有16种。 (据百度百科)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湛图片

  • 深中通道背后的“湛钢力量”
  • 雷州工业“组合拳”真劲!
  • 徐闻海上风电300兆瓦增容项目桩基础施工全部完成
  • 麻章区举办“我心目中的红树林”青少年绘画作品展览
  • 广前研学基地正式开园 湛江日报社大型军旅夏令营火热招募
  • 震撼!超级工程深中通道正式通车
    热点新闻排行
  • 月点击
  • 周点击
  • 日点击
  •   
数字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