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从1963年5月来湛江便一直在这里工作和生活。54年来,我见证了这座城市的喜人变化,还有湛江体育事业的快速发展。作为体育工作者参与其中,深感荣幸和骄傲!”
8日,记者在霞山采访了83岁的湛江体坛元老陈克昌。

陈克昌与夺得帆板、帆船世界冠军吴世复合照。
■“南征北战”的老体育人
“我的老家,在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江南水乡——绍兴。”
陈克昌出生于1934年。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16岁的陈克昌报名参加了中国人民志愿军。后来,他被送到南京某军事学院学习,1952年以优异成绩毕业成为一名海军舰艇指战员。当时,国家非常重视发展国防体育,专门从全国部队及地方选拔精英,选送到青岛训练基地(即今国家体育总局青岛航海学校的前身)培训,准备在广州筹建中国第一个航海俱乐部。
1955年,陈克昌等人南下广州,在广州造船厂、中山大学、华南工学院、广雅中学等基层企业和大、中学校里,广泛开展航海多项培训,全方位为国家培养国防体育人才。1959年第一届全国运动会“航海多项”比赛在青岛举行,陈克昌被任命为裁判长。“航海多项”是以舢板荡桨、舢板驶帆、200米综合游泳、利用绳索渡河、攀登系艇杆、撇缆、结绳、手旗通讯、射击、拔河及荡桨驶帆等多种航海实用技术组成的实用军事+体育竞技项目,“当年,广东女队夺得两项第一;广东男队获三项亚军,其中团体撇缆就有来自湛江的运动员沈潮。”陈克昌记忆犹新道。

60多年前陈克昌的滑水照。
■推动湛江体育事业的发展
因为全运会比赛任务的圆满完成,陈克昌受到国家体委的通报表彰,并被评为广东省先进工作者和劳动模范。
“上世纪五十年代末到六十年代初,是我国航海多项运动的鼎盛时期。当时,广州、湛江、汕头等城市,都开展得很活跃。”1963年,陈克昌被省体委调到新创办的湛江航海俱乐部担任主管训练的副主任,还没有满30岁的陈克昌带着爱人和孩子举家迁湛。
1964年,在陈克昌的力促下,全国航海多项锦标赛第一次落户湛江举办,吸引了全国各地近200名人参赛,让湛江民众第一次在“家门口”观看到国内最高水平的相关赛事。
除了“老本行”,陈克昌还带过其他很多项目的运动队,比如曾出任湛江专业足球队红队的领队,奔赴全国乙级足球赛长沙赛区,和主教练王经国配合率队取得了小组第二名的好成绩;1964年率湛江潜水队参加全国首次潜水比赛,包揽了男子和女子团体总分第一名;后来,又参与组织了多届湛江万人渡海,以及湛江市工人、中学生和农民足球、篮球和游泳比赛等,为活跃我市群众体育作出了重要贡献。
湛江参加奥运会第一人宋维纲,湛江第一个羽毛球世界冠军姚喜明,帆板世界冠军张小冬,武术世界冠军何强,蹼泳世界冠军邱亚帝、符晓云、林小妹,体操世界冠军黄华东,……这些湛江籍体育名将,都十分尊敬陈克昌这位“伯乐”。

陈克昌在1959年参加第一届全运会的胸章至今仍保留着。
■退而不休,为体育事业继续燃烧激情
从1975年被任命为湛江市体委副主任(后改体育局副局长)至1995年退休,陈克昌都是分管竞赛训练。他作为湛江市体育代表团中枢的一员,主抓了1986年、1990年和1994年连续三届省运会,1988年首届和1992年第二届全国城市运动会湛江团的参赛工作。1992年,国家体育总局在昆明召开全国体育工作表彰大会,陈克昌被授予“全国业余体育训练先进工作者”光荣称号。
退休后的陈克昌,依然非常关心、关注湛江体育事业。他热心于湛江市老体工联谊会的成立,并亲自担任顾问。他熟悉的身影常出现在我市举行的很多赛事上,无论是全国蹼泳锦标赛,还是基层的霞山区青少年田径赛。只要身体允许,他不辞劳苦地兴致勃勃到现场观摩和热心指导,特别是为在湛江青少年中推广体育运动而积极鼓与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