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雷州市北和镇圩边的一个院子里,长有一棵枝繁叶茂的老枇杷树,树下有一间三百多平方米的水泥房,整齐地摆放着桌椅,这就是雅粒画室。最初,原雷州北和糖厂的下岗职工吴锦夫妇创办画室,只是想培养酷爱画画的儿子。从邀请邻家孩子来涂鸦,到自掏腰包请美术老师来指导,这里逐渐变成免费培训贫困农家子弟的公益画室。(2月15日《湛江日报》)
友善不仅仅是一种态度,更是一种行动。雷州北和“公益之家”用行动诠释大爱,26年间点燃了农家娃艺术梦,先后帮助1500多名农家孩子考上大中专学校,他们的行为无疑是生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体现,令人感动,令人钦佩。
孟子说:“取诸人以为善,是与人为善者也。”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就充满仁爱友善之心。友善就是与人为善,要求我们能够善待自己、善待他人、善待社会、善待自然。可当今社会仍存在不友善现象:邻里之间因为小矛盾而老死不相往来;公交车上无人给老人让座;诈骗现象层出不穷等。友善,直接关系到人际和谐,关系到社会幸福指数的提升,我们更应大力倡导友善,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雷州北和“公益之家”的友善行为,促进了邻里之间的和谐,形成了邻里友善之风。所谓“仁者爱人”,从吴锦夫妇的善举中,可清楚地感受到其友善之心。从报道中可知,吴锦夫妇创办画室,原本只是想培养酷爱画画的儿子,可“两个人是听,三个人也是听”,在这样的想法下,他们干脆接纳孩子们进来听课,并自掏腰包请美术老师来指导,这里逐渐也变成了免费培训贫困农家子弟的公益画室。“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如此互帮互助的友善之风,传递了社会正能量,更是传递了人与人之间的温情与爱心,拉近了邻里之间的距离,有助于形成友善和谐的文明社会氛围。
成风化人,有范可效,雷州北和“公益之家”的友善行为更有利于涵养出好家风、社会好新风。良好家风是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的无形力量,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微观投影和末端触角,它正悄无声息地引领着社会风尚,一个个小家的“底色”正了,社会大家庭的风气自然就会好了。帮助农家娃放飞艺术梦想,这颗友善之心,从吴锦夫妇蔓延到其整个家庭,从上一代继续接力到下一代,这个家庭的好家风滋润每个家庭成员,并逐渐由小家向大家,由个体向群体扩展,将影响和带动社会形成文明友善的好风气。
期望友善之风吹进更多寻常百姓家,让更多人主动行善事、做善人,让其生活变得更和谐安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