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条件差、缺乏主导产业、无规划、无资金,是制约农村发展的几大原因。佛山市公安局禅城分局在深入调研分析的基础上,充分挖掘人的因素,发挥干部党员的主观能动性,组建驻村干部工作队,结合廉江市衡山镇峥角溪村实际,理清发展思路,制定长远规划,发展主导产业,健全基层组织,实施精准扶贫,与乡镇干部合力攻坚,从而激活了扶贫工作一盘棋。
17日下午,记者在峥角溪村看到,已经重新开发好的20亩有机绿色种植基地里,番薯苗长势正旺,驻村工作队成员缪海林介绍说:“峥角溪村精准扶贫项目资金三年共300万元,这20亩有机绿色种植番薯投入近8万元,预计今年4月份就能够上市了”。据了解,今年佛山市公安局禅城分局精准扶贫驻村工作队,通过召开村民大会、入户调查等方式选出贫困户,进行公示后,确定了110户贫困户,这20亩有机绿色种植产业由贫困户入股经营,每年分红。
据悉,去年5月以来,佛山市公安局禅城分局党委高度重视,先后多次召开工作会议,专题研究精准扶贫工作,部署分局各单位主要负责人采取“一帮一”或“几帮一”的形式,联系帮扶110户建卡贫困户,扎实推动“精准扶贫”工作深入开展。驻村干部把“立产业”作为扶贫核心,在规划中依据该村的自然条件和资源优势,以番薯、玉米等农产品种植为主导,征用22亩和30亩作为峥角溪村绿色种植用地。在资金使用上,合理规划项目资金,集中财力办大事,避免分散使用,驻村工作队和乡镇包村干部通过召开村民会议、走访谈心等方式争得贫困户的理解与支持,引导他们积极参与到项目建设和产业开发中。在日管理中,组织贫困户成员进行耕种,不定时组织农户对番薯种植基地上原有农作物及杂草进行清理、平整,增强贫困户的“造血”功能,实现产业帮扶到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