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日,一台“收蔗神器”在广前公司收割甘蔗。该机每天收割甘蔗相当于400个工人的工作量。 记者 郎树臣 摄
“这可算得上是收蔗‘神器’了,一小时可以收割50吨甘蔗!”18日,在湛江农垦广前公司甘蔗全程机械化示范基地,一位技术员告诉记者,自从本榨季投入使用,这些从国外引进的大型甘蔗收割机超高的工作效率,简直让种了几十年甘蔗的他们“惊呆了”!
记者在这个国家农业部甘蔗全程机械化示范基地看到,这些凯斯8000大型甘蔗收割机一字排开,随着机器匀速驶过,甘蔗的扶起、切梢、切割、喂入、输送、切段、清理分离和集堆装袋,一次性完成,切割成30厘米左右长度的蔗段,装进同步配套前进的田间运输车,蔗梢、蔗叶切断后洒在蔗田中。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在相邻的蔗田里,几名蔗农正在抢收甘蔗。蔗农手起刀落,一根根甘蔗应声倒下。但与机械的效率相比,差距显而易见。
18日,一台“收蔗神器”在广前公司收割甘蔗。该机每天收割甘蔗相当于400个工人的工作量。 记者 郎树臣 摄
广前公司一位技术员跟记者算了一笔账:一台机器一小时可收割50吨甘蔗,一天收割400吨简直是‘湿湿碎’,而人工一天顶多收割1吨。如此算来,一台机器顶得上约400个工人。而且这种机器装备有液压驱动底刀,可沿地面进行收割,相比人工收割更彻底。
“湛江很有优势推广甘蔗生产机械化。”机械生产厂家的技术顾问告诉记者,湛江地势平坦,甘蔗种植面积连绵广阔,相对于云南、广西等产区来说,大型甘蔗收割机很有用武之地,可大幅度减轻甘蔗收获劳动强度,降低作业成本。
为适应机械化生产,广前公司去年推广机械化种植1万亩,全部采用了宽窄行种植模式,种植高产高糖品种,前期的犁地、开沟、施肥、切种、复土等工序由大马力拖拉机完成,中耕管理利用无人机、喷药机进行化除植保,配套多功能一体机进行松土、施肥等,收获也是机械化,目前投入了14台凯斯8000大型收割机,实现了全程一体化,较传统人畜种植,每亩降低成本超过400元。
机械化生产正在成为糖业转型升级的主攻方向。记者从市经信局获悉,面对国际糖价持续走低带来的严峻局面,我市推动糖业转型升级,去年出台了《市糖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工作计划(2016—2018)》。目前转型升级成效初见,过去两年,省市经信系统扶持湛江糖业改造升级项目10个,扶持资金6225万元,涉及糖企生产工艺和技术改造、机械化生产、良种良法推广等。
本榨季全市甘蔗种植面积146万亩,据目前估产,预计甘蔗产量685万吨(上季537万吨),产糖量67万吨(上季46.8万吨),混合产糖率约10%,目前糖价稳定在6600到6800元每吨,经济效益有望得到较大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