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自媒体的发展,微信公众号的数量和种类越来越多,通过各种活动和丰富内容吸引着人们关注。不过,很多人虽然关注了大量公众号,却不经常点开和阅读。(2月28日《湛江晚报》)
看完这条报道,笔者也作了一下对比——自己曾几何时也关注了不少公众号,新闻类的、时事评论类、杂志类、休闲娱乐类、行业信息等,大大小小公众号也有20-30个。然而,即便每个公众号每天都会更新内容,因为种种原因我也不一定每天打开点击阅读。这些公众号之所以“入选”我的关注,估计也是因为之前有那么一两篇文章吸引了我,而至于后来是不是真的有效果作用于我,事实上并“不敢恭维”。如今回想起来,公众号的关注数量也不一定是关注越多就越好。
我们之所以关注一个公众号,很大原因在于该公众号有一些信息是符合我们自己需求的,是能够满足自己阅读、生活所需的;自己如果不关注这些信息,又担心会错过了什么重要信息。然而,正是在这种心理作用下,随着自己关注的公众号数量增加,加上自身学习、工作时间的冲突,自己每天真正用于阅读公众号信息的时间说起来也不多。时间越久,很多公众号的内容都显示有很多条未读信息,自身阅读兴趣也在减少。在这种情况,当初希望通过阅读公众号信息来拓展自己知识库的目的,似乎未能如愿以偿。
说到底,信息时代下的我们,不妨学会把公众号的信息转化为自己的知识,读后有所感、有所悟、有所得。前提是,我们所关注的公众号,不仅数量不宜过多,还应该有代表性、有针对性,更重要的是自己能够坚持阅读,并对相关信息主动思考、消化吸收,而不是每天刷朋友圈之后,仍不知道哪些信息对自己有用。在这方面,学会自我管理、自我督促也是十分重要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