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从小就喜欢唐诗宋词,对里面的诗情画意向往已久。希望有一天家乡也变得这么美好,大家能生活在‘唐诗宋词’里。”今年80岁老人吴庆文说。昨日,记者在吴川市黄坡镇新店村见到了吴庆文。他告诉记者,他年青时在外打拼,四处奔波,但一直觉得家乡才是最美的。退休后,重返家乡,他决定要为家乡建设出一分力。
吴庆文建的古风城门。
【情缘】老翁投资千万建设“古风”家乡
吴庆文是吴川市黄坡镇新店村人。1997年,他60岁,退休回到家乡。他没有选择安享晚年,而是当起了新农村的“设计师”。20年间,他带领4个事业有成儿子,投资千万元,动员全村人,建设古香古色、充满人文气息的现代化新农村。
吴庆文细细规划,作出了初步图纸,找来专业的设计公司设计,作出了到2020年的长期建设规划。四个儿子分别在湛江、深圳等地事业有成。在他的带领下,大儿子吴文渊,二儿子吴文程分别捐资建起了村里的庙堂和文化楼。三儿子吴文雄主动出资建设了600米的江堤及古色古香的城楼。四儿子吴文宽也出资修建了荷花池和亭子。村庄建设初具规模。
“相比吴川的芝蔼村、明村等‘大家闺秀’,我们是‘小家碧玉’,要坚持走自己风格。”吴庆文说,近年来,明村和临近的水港村建设崛起,新店村位于两村中间,未来有望和明村及准备筹建的鉴江明珠形成新农村旅游新景点片区。
如今,吴庆文的新农村建设又有了新规划。将村城墙外的10多亩水池全部种上荷花,并建造小船游览。村内的两个旧池将种植荷花,池边种植柳树,打造“枫桥夜泊”和“荷塘月色”两大景点。同时,这两大景点还将开发青少年游泳池和少儿游泳池的功能。
吴庆文(右)亲力亲为。
【齐心】村民有钱出钱有力出力
“村庄建设不是靠我一个人,我只是带了个头。”吴庆文谦虚地说。他说,村民特别团结,有钱出钱,有力出力。在建设过程中,村里在外务工人员也纷纷捐资,在家的村民则动手增砖添瓦。“一条600多人的小村能建设成这样,都是老人带领着村民一手一脚打造出来的。”吴川市宣传部副部长龙合说。
“未来,我还希望,在村里建设‘水上古典音乐园’、生态农庄等,把我们村打造成一个旅游景点。”吴庆文说,希望村庄能成立公司管理建设,把旅游的收入收归集体,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继续维护和建设“最美乡村”。
“吴庆文老伯是吴川新农村建设的楷模,他带领儿子建设村庄的事迹早在附近被传为佳话。”龙合告诉记者,黄坡镇新店村如今成为吴川新农村建设的示范点。
记者走进黄坡镇新店村,看到古色古香的城楼、亭榭、假山等景观相映成趣。这条占地仅22.6公顷,600余户的小村庄先后获得“广东省文明村”“广东省生态养生示范村”“广东省名村”等荣誉称号。
【困境】建筑遭破坏资金缺口大
然而,村子建设遇到了困境。“村庄建设,单靠吴庆文和几个儿子压力很大的。”73岁的村民吴瑞祯说。然而最让人心痛的是,近年来村里的一些建筑物受损严重,门楼窗被外来人员敲掉,喷水池被毁,雕像被砸坏。“我们看了,既气愤又痛心。”吴瑞祯叹气。
近年来,受国内市场影响,吴庆文的四个儿子收入也有所下降。村庄建设经费困难重重。吴庆文自己节约开支,甚至把看病的钱省下来建设村庄。“因为经费缺乏,这座亭子,建建停停。”吴庆文指着正在建设中的六角亭。这座亭子从前年就开始建设,耗时两年才建成主体,但很快就能投入使用。
近日,记者走访中发现,新店村不少建筑的确遭遇不同程度破坏。吴庆文今年已经80岁高龄了,村庄未来的建设和维持出路,值得思考。
龙合说,吴川市有关部门也曾多次到黄坡镇新店村考察调查,为新店村建设出谋划策,并提供政策和资金支持,积极为新店村争取更多政策和资金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