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湛江云媒账号

以“三个城市”建设促进可持续发展

2017-03-21 11:05 来源:湛江日报 作者:关月

【新闻回放】3月14至16日,“万象国际市长论坛”暨第十届环保可持续交通(EST)地区(亚洲)论坛在老挝万象举办,会上正式宣布湛江市成为联合国环境署“GIREC全球资源高效城市”试点和“SUC可持续发展先锋城市”中国首批试点两项殊荣。 (3月20日《湛江日报》)

湛江成为联合国环境署“GIREC全球资源高效城市”试点和“SUC可持续发展先锋城市”中国首批试点,令人振奋。这两项殊荣来得珍贵,不仅因为这是联合国环境规划署首次针对发展中国家并先期选择中国城市与社区领域推出的高规格可持续发展实效行动计划,还因为获得这两项殊荣代表着认同,未来湛江将可获得项目国际专家库与团队的帮助,朝着“打造成为未来世界级可持续城市样板”的目标迈进。这对于湛江这个致力于港产城融合发展的新型工业城市而言,无疑是一个极大的助力与机遇。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迅猛发展和城镇化进程的全面推进,城市在现代社会中的中心地位和主导作用愈益凸显。城市,一方面既是引领和带动地区繁荣、实现振兴发展的引擎和支点,另一方面又是环境资源问题的高发地和社会矛盾的集结场,人们对“城市”可谓又爱又恨——既爱其繁荣热闹,又恨其污染严重。近年来,世界范围内越来越多城市特别是发达国家发达城市,已经意识到简单粗暴的发展方式对环境资源所造成的严重后果,意识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潜力将直接决定一个地区综合实力的上升高度。在这样的背景下,湛江获得的这两项殊荣更值得我们加以重视,好好利用。

那么,该如何规划推进可持续发展呢?湛江给出了自己的方案:建设“三个城市”。2014年,湛江秉承以人为本、可持续发展的城市发展理念,提出建设脚印城市、海绵城市和循环城市“三个城市”,推进了包括污水处理、垃圾资源化处理、倡导绿色低碳出行等在内的一系列项目,在城市可持续发展上持续给力。今年市《政府工作报告》中更是明确提出,要深入推进“三个城市”建设。落实脚印城市建设八大行动计划,建成金沙湾风雨走廊;动工建设人民大道鼎盛路口立交;新增200辆新能源公交车、新开通公交线路6条;建成公交智能互动式电子站牌,申报建设公交都市。编制完成海绵城市专项规划,加快海绵工程项目建设。全面推广金沙湾示范区经验,全市实施生活垃圾分类,加快建设循环城市;落实国家循环经济示范城市建设任务,支持产业园区创建省级循环化改造示范园。树立节约集约、循环利用的资源观,彻底清查、充分利用批而未供、闲置存量土地,拓宽用地空间,提高用地效率。继续推进赤坎金沙湾“三个城市”样板区建设。另外,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力度。推进实施蓝天保护、碧水重现、固废治理、绿化提升、宁静再造和市容环境六大工程。“三个城市”建设上的持续给力,让湛江的可持续发展登堂入室。

建设“脚印城市”,一方面在交通上要适合步行、自行车和公交车,倡导低碳出行;另一方面,在城市格局上要建设活力街区和小尺寸街区,方便市民生活。其带来的改变不仅仅是交通出行的多样化、更方便,更是直接让湛江人的生活方式发生了根本的变化。越来越多人参与到低碳出行中来,所收获的不仅是骑行、漫步的乐趣,更有健康、绿色的生活方式。

建设“循环城市”,则是把循环发展的理念覆盖经济发展全过程,深入社会建设各领域。最具代表性的,是独具湛江特色的钢铁石化循环经济和金沙湾片区试点垃圾分类回收,分别从产业建设和社区管理上探索了循环发展、可持续发展的可行性。

建设“海绵城市”,是要把城市打造成一块雨能储水、旱能挤水的“海绵”,从而让城市处于良好水循环中。这不仅能解决长期困扰湛江的“水浸街”问题,还可以从深层次上解决局部干旱、植被退化、污水蔓延等系列问题。

“三个城市”建设各有侧重又互有联系,朝着低碳、绿色、循环、共享等目标,让湛江在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上闯出了独具特色的蹊径。获得“GIREC全球资源高效城市”试点和“SUC可持续发展先锋城市”中国首批试点,是机遇,更是挑战。在新的机遇面前,湛江该如何将“三个城市”建设中积累的经验与世界先进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加以印证、取长补短?在新的挑战面前,湛江又该如何把握“三个城市”建设这个突破口,打造可持续发展的“湛江样板”?我们拭目以待。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湛图片

  • 深中通道背后的“湛钢力量”
  • 雷州工业“组合拳”真劲!
  • 徐闻海上风电300兆瓦增容项目桩基础施工全部完成
  • 麻章区举办“我心目中的红树林”青少年绘画作品展览
  • 广前研学基地正式开园 湛江日报社大型军旅夏令营火热招募
  • 震撼!超级工程深中通道正式通车
    热点新闻排行
  • 月点击
  • 周点击
  • 日点击
  •   
数字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