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9日,记者从国家统计局湛江调查队了解到:为了解2017年新春我市劳动密集型企业用工情况。调查结果显示:今年春节过后企业开工复工情况理想,节后用工缺口不大,但招工形势日益严峻;随着用工成本持续上涨,企业各出招数应对。
制图/美编 郑莹
【走访】
节后用工缺口不大 但依然招工难
相关部门对14家劳动密集型企业进行了走访调研,包括8家大中小型制造业企业、2家小微服务业企业和4家大中型住宿餐饮业企业。截至今年2月底,被抽样调查的这14家企业已经全部开工,开工率达100%;开工复工总体情况良好。其中,餐饮、住宿、商场物业等行业受市场旺季影响,春节期间照常开工。
半数企业认为春节过后存在缺工情况,但用工缺口不大。节后缺工企业主要是餐饮、住宿和商场物业等春节期间照常营业的企业。据一家宾馆经理透露,餐饮住宿业的员工主要以本地人为主,春节期间企业一般都是以三倍薪酬留住员工,所以很多有跳槽意向的本地员工都是选择春节过后离职;而外地员工为家庭团聚,则会选择节前离职。
尽管开工复工情况良好,但所有企业都认为招工更艰难,11家企业认为存在招工难问题,占比78.6%。7家企业反映招工形势对比上年同期更严峻。5家认为最缺技术类工人,有6家认为最缺普通工人。参与调查的4家餐饮住宿企业中全部都反映存在招工难的问题,均反映一线员工服务员薪酬较低,难以招人。
一家糖厂的生产部长忧愁地说,糖厂每年榨季是当年的12月至次年的3月份,共4个月,在榨季期间糖厂工人一般能够领取2000—3000元的工资;而在非开榨期间,工人只能领取每月800元的基本工资。而且像煮糖工、司炉工等工种操作时间长、工作强度大、工作风险较大,近年来随着农村外出务工人数的增多,糖厂招工难度逐年增大,尤其是20—45岁年龄段的工人招聘难度较大,技术熟练的工人更是流失严重,其中,最短缺的是熟练的煮糖工。
【困境】
用工成本上升 传统制造业人才缺失
当问及“与上年同期相比,2017年一季度新招聘员工每月薪酬变化情况”时,57.1%的企业表示新招聘员工薪酬将有所上涨,其中12.5%的企业表示上涨5%以内,37.5%的企业表示上涨5%—10%,有50%企业表示上涨10%—20%;其余的与去年同期持平,没有企业表示薪酬下降。在问及“企业当前面临的突出问题”时,在调查的14家企业中,有10家被访企业认为用工成本上升快是企业当前面临的首要问题,占比71.4%。
部分企业通过“机器换人”减少用工。面对不断上涨的劳动力成本,不少企业开始购进更加先进、自动化程度更高的设备来替代人工。据调查,近三年,这14家企业中有5家企业通过“机器换人”减少用工。据一家渔业用品制造有限公司经理介绍,为填补用工缺口,该企业近年来,通过不断更新设备提高产能,减少人工,2016年共投入20万更换切割一体机。但是,尽管更新机器可以提高渔网的质量和产能,但是在渔网制造过程中人工修补、定型等关键性的工序仍然不能使用机器替代。目前熟练的技工难招,现有的技术性人才流失严重,传统制造业面临人才难题,情况令人担忧。
在招工途径方面,仍然以招聘会和熟人介绍为主,个别企业还将一部分劳务用工以“外包”的形式来降低人力资源管理成本,解决用工困难。
【建议】
引导属地就业 定向培训培育产业工人
国家统计局湛江调查队建议:
●积极引导本地务工人员属地就业;建议政府有关部门运用湛江本地报纸、网站、微信公众号等向务工人员宣传全市及各园区建设成果、企业发展现状、所需工种、就业待遇等信息;同时引导本地企业急需的技术型人才、熟练工人返乡就业,让求职者在家乡及时共享本地经济发展的成果。
●做好定向培训,培育产业工人;建议劳动就业部门紧密联系湛江本地企业,联合职业培训机构和职业学校,根据企业发展需求,做好就业人员的定向培训工作,尤其要加快我市技能型产业工人的培养。
●引导企业规范管理,提升人才吸引力;建议政府相关部门加强督促企业履行劳动法,签订规范的劳动用工合同,落实劳动保障政策,保障务工人员的基本权益。同时,完善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增强就业的吸引力。
●完善企业用工需求信息平台,积极引导就业;建议劳动就业及相关部门应继续完善企业用工需求信息平台,健全用工信息审核、更新、发布机制,摸清企业所需岗位数量和技能要求,及时发布招聘信息,实行动态管理,提高招聘时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