俯瞰风朗村。 记者 李忠 航拍
湛江日报 记者曹龙彬 邓耀瑞 通讯员骆国和 昔日,这里曾是一块红色热土,是一方富有光荣革命传统的老区。而今,这里楼房林立、巷道整洁、文明成风,变身美丽新农村。
日前,记者一行沿着蜿蜒的山路,来到遂溪县遂城镇风朗村,只见一座座整齐划一的楼房拨地而起,昔日狭窄的泥土路变成了笔直宽阔的水泥路,家家户户都用上自来水、太阳能热水器等。每座小楼房,还留有一个小院子,其间种上绿树红花,显得别具一格。
该村村干部陈来告诉记者,风朗村是一个具有光荣革命传统的老区村庄,在革命战争年代,风朗村曾有72人参加革命,其中烈士有7位。1957年,风朗村经国家民政部确认为抗日战争根据地。近年来,风朗村传承和发扬优良传统,在村民们的共同努力下,积极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先后建起170幢楼房和四通八达的硬底化道路,还集资建成了文化楼、文化广场、文化长廓等,构建了村居、文化楼、学校相结合的精神文明建设阵地。
走进风朗村新落成的三层高的文化楼,文化气息和革命印记扑面而来。一楼设有党员活动室,平时党员在此开展活动,为村庄建设发展出谋献策;二楼建起村革命史展馆,展板面积达100多平方米,展现了风朗村民在各个历史时期的奋斗历程;三楼为阅览室,藏书近万册,增长了孩子们的知识。值得一提的是,为了缅怀革命烈士,继承革命烈士的遗志,让红色资源更好地教育子孙后代,以老干部、老游击战士等组成的村关工小组,主动作为,四处搜集村的革命史料,整理编辑成五部分,分别为:“抗日战争教育史”、“解放战争教育史”、“社会主义建设教育史”、“改革开放时期教育史”和“优良传统教育史”。因此,该村去年也被湛江、遂溪两级关工委评为青少年革命传统教育基地,经常有中小学生来此参观,接受革命精神的洗礼。
该村文化楼大门前,是近千平方米的文化广场,设有体育健身器材等,是村民们的文化娱乐场所。目前,面积达1500平方米的村生态公园正在建设中。此外,该村对接遂溪孔圣山文化公园的道路、农家乐等也正在筹划中,有望打造成孔圣山的“后花园”。
“经济发展上去了,还要让村民生活得更加舒适快乐。”谈起村子的变化,村干部魏良感慨颇多。他说,近年来,该村积极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加大环境整治力度,努力提升人居环境质量,基本消除垃圾乱扔、污水乱排等现象。同时,培育文明村风,努力营造和谐、文明的氛围,村民幸福指数也在不断提升。
“美丽乡村”建设让风朗村这个革命老区焕发新的活力与魅力,让这块红色的沃土处处散发出文明的气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