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我市年产值超亿元的民营企业只有30家。十多年过去,湛江民营经济不断发展壮大,撑起了全市经济的“半壁江山”,民营企业成为推动我市经济发展的主力军。2016年全市产值超亿元民营企业达到315家,比上一年度增加18家,超10亿元的46家骨干企业近一半是民营企业,涌现出越来越多的民营企业“龙头”、“巨头”。 (4月5日《湛江日报》)
民营经济活则全局活,民营经济强则全局强。“十三五”时期,是湛江与全省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建设环北部湾中心城市的关键期,追求经济腾飞需要民营经济担重任,实现转型升级需要民营经济挑大梁,实施创新驱动需要民营经济当主力,推动协同发展需要民营经济走在前,改善生态环境需要民营经济作贡献。站在新起点谋划新发展,湛江经济振兴的迫切所在,是进一步激发民营经济的新活力,让民营经济挑大梁、唱大戏,为湛江新一轮加速发展挖掘源头活水、充盈澎湃动力。
昨日,笔者看了《湛江日报》对我市民营经济当前发展势头的系列报道,深有感触。特别是《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文中指出,“如果说湛江钢铁、湛江晨鸣纸业、中科炼化等投资以百亿元计的企业是湛江实体经济当之无愧的第一矩阵,那么,越来越多紧随其后迅速成长的民营企业正在成为新的中坚力量,共同擎起湛江现代产业天空。”这简单的三言两语,深入浅出地道明了湛江发展民营经济的必要性与紧迫性。
民营经济发展不足、比重过低,不仅会给地区经济整体发展拖后腿,更为重要的是,其会造成当地居民收入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的不相适应。明明GDP都升起来了,但是民众的收入水平却没有明显提升,在物价上涨的背景下,甚至会产生实际收入水平下降的感觉,这很大程度上就是民营经济发展水平不高造成的。湛江在发展中也要特别注意这个问题,一方面,是要确保“三大产业航母”等“第一矩阵”的开拓进取;另一方面,也要扶持民营企业成为“中坚力量”,共同擎起湛江现代产业的这片天空。
赶超发展,需要尽快把民营企业积极培养成经济增长的主力军、顶梁柱。为此,我市近年持续发力,出台了《招商引资“十百千”行动方案》《湛江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意见》等一系列鼓励乡贤企业家回归投资发展的优惠政策,搭建起民营经济大发展的戏台,真正让民营企业担当主角唱大戏。而民营企业也没有令我们失望,他们向湛江人民交出了一份令人惊叹的成绩单——截至今年2月,我市民营市场主体数达20.03万户,占全市市场主体的85.35%;民营经济已经成为我市解决社会就业、增加居民收入的主要渠道;2016年全市产值超亿元民营企业达到315家,超10亿元的46家骨干企业近一半是民营企业;民营企业出口交货值占全市总出口额的半壁江山……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近年来的生动实践表明,湛江经济发展不能只靠工业产业“一枝独秀”,我们要大力扶持民营企业发展,实现两者的优势互补,共同打造湛江经济发展的“百花园”,让民营企业百花齐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