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湛江云媒账号

“舍”了自家田 “得”了大家甜

2017-04-20 10:17 来源:湛江日报 作者:记者莫松萌

昨日,廉江横山镇峥角溪村贫困户喜迎扶贫番薯丰收。 记者 吴智恒 摄

昨日,廉江市横山镇峥角溪村22亩番薯种植基地迎来大丰收,村民们忙着将番薯打包装箱,个个笑得合不拢嘴。村民莫雪娣由衷感慨:“咱家田种的番薯就是香!”

去年,莫雪娣与驻村扶贫工作队签订协议:她向驻村扶贫工作队无偿出让自家田地1.56亩,用于该村精准扶贫番薯有机种植产业开发。随后,该村11户农户也自愿签订了田地无偿出让协议。如今,莫雪娣和其他贫困户尝到甜头——种植基地亩产番薯超过1000公斤,每户能分到近4000元。

“近年来,我这一亩多地种什么都不成。种甘蔗吧,虫害多,长得还没有人高;种风景树吧,枯的枯死的死。”莫雪娣今年38岁,丈夫外出打工,孩子在上学。“家里劳动力少,自己缺少技术,更多时候只能靠打散工维持生计。”

去年10月,听说扶贫工作队要组织贫困户搞种植基地,莫雪娣果断作出决定,把自家田无偿让出。“我打心底里信服扶贫工作队。”莫雪娣确实从扶贫工作队身上看到了希望——去年,扶贫工作队帮莫雪娣一家建起新房,上学的孩子得到了助学帮扶。

但在当时,并非每户贫困户都像莫雪娣那样想的。莫雪娣说:“农田是我们的命根子啊!村里有些人宁愿农田抛荒也不愿出让给扶贫工作队。”

去年,角溪村驻村扶贫工作队队长、佛山禅城公安巡警大队副中队长缪海林随佛山对口帮扶湛江的扶贫队伍来到了该村。他分析了该村致贫的原因。“村民‘等靠要’思想严重,田里野草长得比农作物还高。农户各自为战,东一片西一片,成不了产业规模。”他说。

为了筹建种植基地,扶贫工作队挨家挨户地做工作,去年先后在村中组织了4场种植技术培训会。到第4场培训会时,扶贫工作队要求有劳动能力的61户贫困户参加培训,最后竟有110户家庭到场签到,很多非贫困户都主动要求参加培训。缪海林说:“村民们思想转变了,扶贫工作就有希望了。”

村民们开始意识到,出让土地能让种植产业做出规模,全村的收入有望提高。去年10月20日,该村12户农户在土地无偿出让协议书上签字,出让期限为2016年10月至2019年5月。有了这12份协议,就有了22亩的种植基地。

种植基地所产的有机番薯全部销往珠三角,目前供不应求。驻村扶贫工作队拿出了一部分利润,分发给这12户农户。有机番薯卖得红火,有村民主动找到缪海林,要求把自家田地出让给扶贫工作队;而莫雪娣则准备再出让3亩水田,加入到种植基地二期建设……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湛图片

  • 深中通道背后的“湛钢力量”
  • 雷州工业“组合拳”真劲!
  • 徐闻海上风电300兆瓦增容项目桩基础施工全部完成
  • 麻章区举办“我心目中的红树林”青少年绘画作品展览
  • 广前研学基地正式开园 湛江日报社大型军旅夏令营火热招募
  • 震撼!超级工程深中通道正式通车
    热点新闻排行
  • 月点击
  • 周点击
  • 日点击
  •   
数字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