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从市科技局获悉,目前,我市修订了《湛江市科学技术奖励办法》和《湛江市科学技术奖励办法实施细则》,新增了专利奖,大幅度提高科学技术奖金,并在全国率先对成功产业化的获奖科技成果进行专门奖励。 (4月19日《湛江日报》)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是我市发展的迫切需求,必须摆在突出位置。在大建设、大发展的关键时期,我市修订《湛江市科学技术奖励办法》和《湛江市科学技术奖励办法实施细则》,新增了专利奖,大幅度提高科学技术奖金,并在全国率先对成功产业化的获奖科技成果进行专门奖励——种种利好政策出台,彰显了湛江实施创新驱动发展的决心和动力,为实现更高质量、更高效益、更可持续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科技时代,一个地区的经济增长主要取决于它的知识积累、技术进步和人力资本水平。只有大力推进科技创新,才能真正推动发展向主要依靠科技创新转变。 我市是全省科技实力较强的地级市——全市拥有广东海洋大学、广东医科大学等5所高校,建立了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国家火炬计划海洋产业基地等一批科技园区,建成科普基地17个;目前,我市有6家国家级研发机构、院士工作站2家、省级新型研发机构1家、省级重点实验室9家、全市各类研发机构达195家;孵化育成体系实现零的突破,湛江市科技企业孵化器和众创空间达到13家。一系列的数据表明,我市科技人才济济、科研实力雄厚、科技创新成果颇多、科技发展潜力巨大。但从目前来看,我市科技成果与经济产业的结合和转化还不够,这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我市跨越发展的步伐。如何打通科技成果落地“最后一公里”,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为推进科技成果产业化,我市“在全国率先对成功产业化的获奖科技成果进行专门奖励”,这一重要突破无疑为技术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注入了一股强劲的动力。在这基础上,我们或许可以探索一系列配套措施,以鼓励广东海洋大学、岭南师范学院等高校学者和科研院所的科技人员向企业流动,对高科技人才从事产业化工作给予一定奖励;对中小企业科技信贷实行优惠政策;对技术含量高、市场前景好的技术成果转化加大引导资金投入力度等。通过政策的推动,促进科技成果产业化。
另一方面,我们或许可以提前介入,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开展研究开发,这样在科技成果产业化上的难度就会大为降低。在这种做法中,市场化运营要得到充分重视。我们要主动发挥市场机制作用,通过各种途径,以企业为主体,带动社会资金进入,从而为整个科技产业的盘活注入“源头活水”,以此解决一些中小企业科技成果推广和转化的资金“瓶颈”问题。而高校科技人才方面的优势也应该被充分调动起来,我们可以考虑在广东海洋大学、岭南师范学院等高校中开展跨学校、跨专业、跨项目合作,培养打造一支与湛江当前产业发展相适应的创新型和应用开发型人才团队。









